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

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

ID:46437776

大小:7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3

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_第1页
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_第2页
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_第3页
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_第4页
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小学语文导学案“导学案导学”不应当定位在一种“教学模式”,而应当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最大的价值或者说它的精髓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在课堂中需要寻找一个抓手,那便是“导学案”。因此导学案的设计成为了“导学案导学”研究和实施的关键。1、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索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

2、冃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导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一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一当堂检测评估一课后拓展延仲。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

3、最佳结合。2、导学案与教案有什么区别?[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教案是教师独右,不给学生使用的。3、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口标和重点难点有什么意义?明确学习冃标、重点和难点,能做到课内明确任务,课后复

4、习有方向,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探究的最佳切入点。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习能力。4、开展导学案导学的主要过程是: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联系课文注释,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1虽

5、与之俱学,弗若之矣。%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口初出大如车盖,及口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⑤:“孰为汝多知乎?”4、我知道《学弈》写了《两小儿辩日》写了。我的疑惑:通过读书我有疑惑要和同学、老师探讨:疑惑一:疑惑二:挑战自我:如果你学有余力,可以尝试完成下而内容。1、背诵课文。2、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从故事屮悟出的道理。二、拓展阅读阅读下列两则短文冋答问题。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6、“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注释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履:音",革履,就是鞋子。度:音du?,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北,作名词用,就是尺子。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他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的吋候,却忘了

7、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郑人买履》的原文中,有你读不懂的句子吗?画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郑人买履这件事有哪些想法?三、作业及活动设计同学们,有创意的表达才是最具生命力的语言,大家不妨走进角色,走进历史,以小组为单位,扮演一回剧中的人物,将课文中的语言或丰富、或转化,使之成为浅显

8、易懂的、极具感染力的戏剧语言,都来演一演、说一说课文中的故事。四、相关链接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了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2.孔子名丘,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