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源煤矿支护现状的分析

恒源煤矿支护现状的分析

ID:46442529

大小:7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恒源煤矿支护现状的分析_第1页
恒源煤矿支护现状的分析_第2页
恒源煤矿支护现状的分析_第3页
恒源煤矿支护现状的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恒源煤矿支护现状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恒源煤矿支护现状的分析恒源煤矿的前身是刘桥二矿,自建矿以來巷道支护形式有了很大的改观,由原來的架棚支护占主导地位,至IJ锚杆支护占90%以上,锚杆支护rti于其具有“快速、主动、有效”的特点,在我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多年的研究、改进和工程实践,已成为我矿巷道的主要支护形式之一。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质情况越来越复杂多变,地质条件恶化、地应力增大、破碎岩体增多、地温升高、水头压力和涌水量加大,使得巷道近场围岩有效应力增大,致使围岩应力超过其强度,发生破坏失稳。同时随着嗣室和巷道的开挖,通风工作的进行,对巷道圉岩造成了一定的附加应力,

2、使得对巷道围岩的控制和支护增加了困难,这不仅增加了巷道支护费用和生产成本,也使得井下作业环境恶化,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是个严峻的挑战。选择合理的巷道支护方式不仅对煤矿生产的安全至关重要,也对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一、几种支护形式经济比较(一)架棚支护与锚杆支护不同支护参数(锚喷、锚梁网、锚梁网索、锚注)以综采4、6煤综采工作面II6117沿空机巷道:净宽X净高=4200mmX2400mm架棚与锚、网、带、索支护成本比较如下:1、锚、网、索、带支护参数:①=20mm、L=2400mm的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800m

3、mX800mm,帮锚杆间排距700mmX800mm,锚索均选用①17.8mm,L=6000mm钢绞线小孔径预应力锚索,锚索间排距1800mmX2400mm,顶板配合“M3”钢带,帮部配合平钢带。每米巷道消耗材料综合单价:1841.9元2、架棚梯形巷道:架棚支护:梁*腿*腿=3.8X2.6=11.23m2,棚距:600mm,塘柴、芭片腰帮过顶每米巷道消耗材料综合单价:1943.6元通过対支护费用经济效益比较,架棚巷道的以费用高,劳动强度大,进尺速度慢在实际生产中很少采用。(二)锚喷巷道不同支护形式材料消耗对比表:通过对不同断面不同支护参

4、数的比较,锚杆间排距800mX800mm与900mmX900mm对支护成本的影响很小,但锚杆的长度①=20mm、L=2000mm与0=2Omm>L=2400mm对支护成本的影响较大,对建工材料不产生影响。所以合理的确定锚杆长度使之安全上可靠、技术上可行、经济合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回采条件下,采用动态设计有效差异化的支护,保证巷道在不同时期对围岩进行有效的差异化支护,保证巷道在不同时期的使用安全,提高施工进度,提高效率,降低巷道开掘维护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附:支护材料明细表锚喷支护材料明细表1锚喷支护材料明细表2二、锚杆支护必然取

5、代传统支护煤巷原有支护方式一一矿用工字钢金属棚;是一种被动支护形式,巷道变形量大、修复困难;顶板易离层、棚梁上方形成的煤层破碎区;支护劳动强度大,施工速度慢,支护成本高。H前我矿在413沿空机巷过断层期间,由于4层煤距离3层煤距离较近(3m〜4m)局部过断层期间采用架梯形棚支护,其余施工回采巷道95%达到了锚、网、带、索联合支护。锚、网、索、注支护;是--种主动支护形式,能及吋加固围岩,发挥围岩自身强度减少围岩变形,保证巷道安全稳定;提高了巷道断面利用率;有利于预防自然发火(煤巷);极大的减少了辅助运输工作量,施工速度快,支护成本低;

6、特别是在三水平延伸过程屮,由于巷道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质情况越来越复杂多变,巷道上覆岩层的质量增加,从而作用于巷道的支撑力加大,而II61下采区整个巷道的支护设计是同一个强度,未能整体综合考虑,対局部围岩强度较低,地质条件变化未能及时修改相应的支护参数,采収相应的支护强度,造成局部巷道支护强度相应的较低。巷道后期修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目前从岩巷的锚杆支护到煤巷的锚杆支护再到煤巷沿空巷道的锚杆支护,有了一整套支护技术参数,但在总体支护设计和现场施工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三、我矿锚杆支护存在的问题(一)巷道设计支护材料与实际施工中

7、投入的支护材料存在较大的差别(增加修复的成本)以我矿标准巷道断面计算(二)设计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巷道顶板岩性时发现,459工作面机巷顶板平均标高为-488.314T;413工作面机巷顶板平均标高在-295.371T;II627工作面顶板平均标高为-578.542T,而巷道支护强度是统一的,顶板均采用选用①=20mm>L=2400mm的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900mmX800mm,帮锚杆间排距700mmX800mm,锚索均选用17.8mm,L=6000mm钢绞线小孔径预应力锚索,锚索间排距1800mmX2400mm,顶板配

8、合“M3”钢带,帮部配合平钢带。围岩分类不细,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信息反馈不及时,未能建立有效的现场施工中围岩地质信息有效的动态监控机制,对支护条件的研究不够,生搬硬套,一成不变,对整个巷道从头至尾几乎采用一种支护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