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韵律句法学研究综述

汉语韵律句法学研究综述

ID:46464812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4

汉语韵律句法学研究综述_第1页
汉语韵律句法学研究综述_第2页
汉语韵律句法学研究综述_第3页
汉语韵律句法学研究综述_第4页
汉语韵律句法学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韵律句法学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汉语韵律句法学研究综述摘要:韵律句法学是个相对新兴的学科。它的产生颠覆了语言学界“韵律受句法的影响与控制”的主流思想。汉语语法研究的韵律词法、韵律句法学视角,多视角研究综合互补已经成为了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突出特色。文章阐述了韵律句法学研究的意义以及简要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了自己对韵律句法学发展状况的简单浅显的理解。关键词:韵律句法制约“韵律句法学”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出自著名语言学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冯胜利先生。冯先生把韵律构词学理论引入汉语合成词的研究,创建了“韵律句法学”的理论,并将韵律句法与词法的研究引入对外汉语教学

2、,为基于汉语语言事实和特点而进行的语言理论研究领域做出重人贡献。这在汉语乃至普通语言学领域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一、韵律句法学研究的意义在学界,“韵律受句法的影响与控制”已被当代语言学普遍认可,且成果累累;韵律在汉语句法演变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却相对受到忽视,尚处在争取广泛认同和有待发展的阶段。众多学者似乎“丿孚此薄彼”。因此,在普通语言学理论上,汉语韵律句法学把逻辑上的可能,付诸客观的存在(有“作用”,便有“反作用”),从而补充与完善了“韵律——句法”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现代汉语通论》:语音是语言符号的声音要素,是它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

3、符号的总汇,是它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符号形态的变化规则和组合规则,是它的结构规律。这样来看,语法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而语音只是简单的辅助。汉语使用者甚至专业的汉语研究者也常常会忽视语音的作用,一般只在诗词歌赋中,才会对其有所侧重。这种偏颇并不恰当,语音语法同为现代汉语的重要内容。语音的功用不可忽视,我们把它延伸到语法的领域,來研究语音对语法的影响。语音对句法、语义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许多语言现象的产生可以在语音学上找到解释。这就是韵律句法学的重要内容。二、韵律句法学的研究进程1.韵律句法学的概述韵律对句法的制约从何谈起,我们不妨这样

4、來看。随意造几个很简单的句子:(1)我很看重这个问题。我很看重耍这个问题。(错误)(2)他打碎了花瓶。他打粉碎了花瓶。(错误)我们很容易判断岀这两组句子的正误,但是要解释其中的道理,并不简单。以第一组句子为例,主要区别的是“看重”和“看重要”两个词,其实它们到底是否是严格意义上的词语还有待商榷,词和短语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晰,模棱两可的判断自然无法为句法结构提供有力的解释。因此,从语法角度分析,我们无法既认可第一句的合理性,同时排除第二句的存在。其实,换一个切入点来看,“看重”和“看重要”有个显而易见的差异,就是音节数量的不同。汉语是音节性

5、很强的语言,以音节为基本,所以音节数有时会对语法有所影响。我们发现汉语里的动补格式中,只有双音节的[VR]可以带宾语,[1+2]式动补结构不能直接带宾语。这是韵律的压词功能和抻语功能的反映。这些语法无法完全解释的语言现象,我们可以借助语音学的知识来加以阐述。于是,这时就要引进“韵律”来做岀解答。1.韵律句法学研究的开端《马氏文通》可以称为汉语韵律句法研究的滥觞。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马建忠先生已经注意到了汉语韵律制约句法的现象。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韵律制约句法的现象:(1)在古汉语中,字数的奇偶影响定中结构之间“之”字的出现与否。(2)

6、“以”字结构的介宾短语出现在动宾短语之前还是之后,也是受到韵律规则的制约的。(3)介词“于”在古汉语中有把动词宾语提前的功能,提前后变为介词的宾语。在动词后面可以用代词“之”來复指它,而“之”出现与否也是取决于动词的奇偶的。上面所说词语的奇偶数就是韵律的一个方面。这里论述的“韵律”,指的是广义上的“语音”概念,涉猎范围相对较宽,包含“声律”、“轻重”、“重音”等多种韵律现象。马先生的发现对于语法学的研究有着开创性的意义,然而他的论述相对简单,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只是简单阐述了他所发现的语言事实,而深层次的原因并未揭示。韵律制约句法的原

7、因何在?支配规律又是如何?并没有加以说明。对于不谙此道的初学者来说,可以顺着马先生的思路发现这样的语言现象,却不能被说服。但站在《马氏文通》的成书年代来看,这一全新的切入视如木身就已经是语言学界的重大突破。2.韵律句法学研究的发展在马建忠先生之后,越來越多的学者发现了韵律与句法的作用关系,然而真正将韵律纳入到句法研究中的第一人是赵元任先生。关于韵律和语法的密切关系,赵先牛用“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巧妙而精准得给予了揭Zj'xO在语言学发展的历程中,音韵和语法都因着各种主客观原因变化发展着,而它们之间微妙的互动也止在被众多学者慢慢发掘,一步

8、步浮出水面。直到冯胜利先生打通古今,视野开阔,多平面、多维度地从韵律与句法的关系介绍汉语韵律,可谓独步一时。他的三本专著《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1997)、《汉语韵律句法学》(2000)、《汉语韵律语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