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琥为例谈学路型板书的特征和运用

以琥为例谈学路型板书的特征和运用

ID:46520223

大小:175.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24

以琥为例谈学路型板书的特征和运用_第1页
以琥为例谈学路型板书的特征和运用_第2页
以琥为例谈学路型板书的特征和运用_第3页
以琥为例谈学路型板书的特征和运用_第4页
以琥为例谈学路型板书的特征和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琥为例谈学路型板书的特征和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琥珀》为例谈“学路型”板书的特征和运用《本文获2011杭州市小学语文专题论文二等奖》江寺小学倪丽芳【摘要】板书是课堂中诸多教与学行为中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板书是“微型教案”,它体现教材的“编路”,课文作者的“文路”,教师的“教路”,是教师的一方自留地。本文通过以《琥珀》为课例的板书设计,提出“学路型”板书,通过与传统板书的比较分析,突显出“学路型”板书的重要特征和适用课例,阐明这一师生共同编织的板书对于舒展学习过程,形成学习能力,诠释生本课堂的积极意义。2010年刀份,学校语文教师团队开展以“目标制定与教学达成的有效性”为主题的课例研究。研究活动分为专家主题引领和主题

2、观照下的课堂教学实战研修两部分。实战研修的内容是六下的《琥珀》,在导师的引领下,三设计两研修(见附件),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语言等方面都有了静悄悄的变化,在变化中让教师们逐步触及到阅读教学的木真。本文仅描述板书的变化,试图诠释“学路型”板书在“生本课堂”中的积极意义。.描述:三种板书的差别to《琥珀》的三次研究课,随着课堂教学设计的改变,板书呈现三种不同的形态。根据其在整个课堂教学的作用,分别定界定为教路型板书、文路型板书、学路型板书。【第一次研究课:教路型板书】板书静态描述:猜测①推测②③可以想象因为⑤苍蝇蜘蛛松树林夏天的太阳丄八UK板书动态描述:%12…课始第一环节:

3、看“琥珀”两字,让学生猜猜意思,板书“猜测”%1h教师导语:有根据的猜测,就是推测,引岀课文学习,板书“推测”%117,学习描写琥珀的段落,教师引导理解,作者可以如此想彖两个小东西当时的发生的挣扎,是因为能看见黑色的曲线,板书“可以想象……是因为”%122,初读环节:要求一一仔细读文章,一边读一边想象,脑海里出现什么话,老师能把它画下来。2&初读检测时,教师板画方框。%13(/琥珀形成的过程,确实可以用画而画下来的,你觉得这画里应该有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5,琥珀形成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学生冋答,板书:约摸一万年板书印象综述:教师对于板书的内容、时机,事先有精心的预设

4、,也就是说,黑板上显示的每一个符号,都是教师教学设计中以“预设”的形式出现,特别是板书中“空口”方框的岀现,引起了教学过程屮的小高潮,学生的胃口被吊起。但当教师画完方框吋,学生的兴奋点一下子松懈,有点被忽悠的感觉。这是典型的“教学手段”引发的课堂情绪变化。因而,此次板书被界定为“教路型”板书。【第二次研究课:文路型板书】板书静态描述:%1琥珀%1丰富生动的想象%1有理有据的推测板书动态描述:%1"揭示课题,教师板书“琥珀”,学生认真抄写一遍%133,教师小结:这样的场面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吗?这是作者的想彖,板书:丰富生动的想象%13宁教师提问:作者的想象有依据吗?学生回

5、答,教师提升小结:有理有据的推测板书印象综述:作为研究课的第二轮跟进课,这样的板书让大家很意外,最后呈现的是一个课题和两句反映文本特征的句子,这明显是体现“文路”型板书。究其原因,是因为课件和作业纸的使用,使得教师忽视了板书的作用,最后匆匆“补白”,两句话乂与文本有一定距离,显得意义不大。【第三次研究课:学路型板书】板书静态描述:(加粗部分为教师板书)①琥珀12想象<—43依据⑧约摸②一万年14化石形成需要的时间⑩海边⑨松③树林④苍蝇蜘蛛⑤蜘蛛刚扑过去想吃苍蝇滴板书动态描述:%1"揭示课题,教师板书“琥珀”,学生认真抄写一遍%1一一⑦9,——14,琥珀是怎么形成的?用六要素来

6、概括,先读再找,概括写下來。学生上黑板逐一板书。⑧一一(笛)17——2T教师梳理学生自学结果,在引导中补充板书。(12)3(T教师小结:这样的场面是作者亲眼所见,这样的过程是作者亲身经历吗?这是作者的想彖,板书:想彖(13)3F教师引导:作者如此想象的依据是什么?板书:依据(14)33,学生回答,根据化石形成所需要的时间,想象故事发生在约摸一万年前。板书:化石形成需要的时间板书印象综述:本次板书打破了教师一人书写到底的传统,有众多学生纷纷上台将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板书。更为可贵的是,当学生的思考不够严谨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板书的基础上进行再次阅读,然后修正板书,真正使“板书”变成

7、“板演”,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展现。第二个创新之处是,板书不是“一次性”的产物,在本堂课的学习中,前面的板书是后续的学习训练的基础,这样前后贯穿性,使得学生的独立学习过程更加得以清晰地展现。因而此次板书被定为“学路型”板书。二、分析:三种板书背后的差别以上三次板书,随着教学设计的改变而一变再变。当第三次研究课结束时,大家都感觉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了,在课堂学习中不仅语言得到锻炼,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学习过程舒展充分。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变化呢?板书的差异也让大家感到惊讶。在看到这些表面上的变化的同时,我们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