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印象与第一印象

一 印象与第一印象

ID:46526770

大小:63.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1-24

一 印象与第一印象_第1页
一 印象与第一印象_第2页
一 印象与第一印象_第3页
一 印象与第一印象_第4页
一 印象与第一印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 印象与第一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印象与第一印象印象作为人们对认知对象能力、性格、品质等总体特征的反应,实际上是对人际知觉的结果,是个体对人事物的整体的反应。第一印象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是新鲜、引人注目的,容易记住的;以观察到的感觉形象为主,由个体的认知因素和感情因素结合而产生的,所以很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反应——喜欢或厌恶。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关。如果个体的社会经历丰富、社会阅历深厚、社会知识充实,则会将首因效应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通过学习,在理智的层面

2、上认识首因效应,明确首因效应获得的评价,一般都只是在依据对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基础上而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也不是难以改变的。阿希(S.Asch)在1946年关于印象的研究下面是两列词表,均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列1.聪明的,灵巧的,勤奋的,热情的,果断的,有经验的,谨慎的列2.聪明的,灵巧的,勤奋的,冷漠的,果断的,有经验的,谨慎的阿希教授要求两组被试者对表中的人做一次详细的人格评定,让被试者说明表中的人可能或他们希望这两组具有几乎相同品性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其他品质。答案出来了,仅仅一个“热情”与

3、“冷酷”的区别,具有“热情”品质的人,受到了被试者的衷心喜爱,人们慷慨地用各种优秀的品质描述他。而那个“冷酷”代替了“热情”品质的人,遭到了人们的敌意和仇恨,被试者把各种恶劣的品质,统统罗列在他的“冷酷”品质之下。这项实验证明,在人类的品质描述中,热情与冷酷成为人类品质的中心,它决定了一些其他相关的品质的有与无,它包含了更多有关个人的内容。因而,热情—冷酷被称为是中心性品质。列3聪明的,灵巧的,勤奋的,礼貌的,果断的,有经验的,谨慎的列4聪明的,灵巧的,勤奋的,迟钝的,果断的,有经验的,谨慎的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在阅读完实验材料后,对该个体的描述没有表现出差异。两次研究的实验材料

4、,唯一的差异在于第二次实验设计中用礼貌的/迟钝的代替了第一次试验中的热情的/冷漠的,于是认为礼貌的/迟钝的属于边缘特质,对个体的印象的形成几乎不起什么作用。阿希的研究开创了心理学对印象研究的先河,但是研究中的被试仅仅是对一个假想中的个体产生印象,而不是现实生活中针对某个真是的人的印象,即缺乏生态效度。生态效度就是实验的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够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试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二印象的形成印象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它是指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属性做出判断或对其总体特征形成印象的过程。社会心理学家针对印象的形成的过程,从信息加工过程的角

5、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代表性观点有安德森(C.A.Anderson,1965)的认知代数说,以及关注认知者动机过程的观点。另外,影响印象形成过程的还有社会信息出现的位置效应、布鲁瓦(M.B.Brewer,1988)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一)安德森1962年通过实验提出了印象形成的两种方式:累加方式和平均方式。即人们通过社会信息的累加或平均,将有关他人分散的信息整合成统一的印象。累加方式如果一个人被形容为幽默、聪明,另一个人被形容为幽默、聪明、害羞、随意。假设这四种的赞同值依次为5、5、1、1,按照累加方式,对一个人的印象是根据其全部特性的赞同值的总和而定,那么第一个人的10分

6、,第二个人的12分。因此,人们可能对后者的印象要比前者好一些。平均方式,对一个人的印象等于形容该人的全部特性的平均赞同值。这样,第一个人的印象值为(5+5)/2=5,第二个人得分为(5+5+1+1)/4=3,人们对前者的印象要好于后者。如果给予两个非常好的有关特性的信息,再给予中等好的有关特性的信息,则最后人们的整体评价没有增加,反而减小了,因为两个非常好的有关特性的信息,再给予中等好的有关特性的信息,则最后人们的整体评价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小了,因为两个非常好的特质平均起来要好于两个非常好的和两个一般好的特质平均的结果。当对方的特性较多而且较复杂时,平均法能形成相对比较正确的

7、印象,但是,在以平均法形成印象的过程中,有时会受到陪衬特性和负面特性的影响。一是某一特性对个人整体印象的意义,取决于其他的陪衬特性。例如,“智慧”作为一个优良特性并不总是使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印象,如果“智慧”加在一个“冷淡”的人身上,就不会使别人对他的印象变得更些,而只有当“智慧”加在一个“热情”、“友好”的人身上,才会提高整体的印象。二是在平均法的印象形成中,人们对正面特性与负面特性并非等量齐观,往往负面特性的比重高于正面的特性,若其他的条件相同,负面特性对整体印象的影响大于正面特性。人们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