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数英全面复习指导

高中语数英全面复习指导

ID:46537039

大小:7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25

高中语数英全面复习指导_第1页
高中语数英全面复习指导_第2页
高中语数英全面复习指导_第3页
高中语数英全面复习指导_第4页
高中语数英全面复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数英全面复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高考语数英复习指导语夂一、晨读晚练,夯实基础诵读是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语文备考必须重视诵读这个环节,建议同学们每天早忌安排20分钟诵读时间,制订好诵读计划。下面的内容供同学们诵读时参考:1.诵读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可先读注释再读原文,通过诵读达到“三会3会背诵,会翻译文章,会解释句屮的关键词语。2诵读名句名篇。重点是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的古诗文巧诵篇冃。通过诵读达到两个FI的:会背诵,会默写。在此基础上向教材其他行诵篇冃和新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延伸。3.诵读字、词(包括熟语)。一是教材注释的容易读错的字

2、、词,如“蹉1&(cuotu6)皿狡黠(xiG•蹴(cu)而就”;二是教材附录《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三是复习材料中收录的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容易读错的成语等。通过诵读达到“两记一通J记字音,记字形,通词义。3.时文美文。自选《读者》《散文》《意林》等杂志上的授新时文,通过诵读,汲取思想梢华,领悟写作技巧,积累语言材料。5•三年高考满分作文。自选近三年高考满分作文50篇,特别留意与白己喜欢的文体相同的文章,通过诵读积累作文素材,学习考场作文拟题、开头、结尾等技巧。晚练安排两项内容:一是用5分钟时I'可

3、练字;二是用30分钟时间练阅读,包括一篇文言文阅读,一篇现代文阅读。可选用下列训练材料:1•近三年高考试题屮的文言文、现代文阅读文段。1.各地名校高考模拟试题中的文言文、现代文阅读文段。3•省、市级教研机构设计的高考调研卷。二、考点训练,实现突破考点训练是语文备考的核心,考点的训练必须以《考试人纲》规定的考点为依据,掌握技巧,稳步推进,巩固知识,扩大视野,捉升能力。字音、字形——积累中强化辨析复习字咅、字形,要注意积累和辨析两方面。积累应从多音字、难读字、形近字等几个方而入手;辨析有辨音法、辨形法、辨义法等方法。2.词语(包括

4、熟语)——突出实际运用能力辨析词语的用法和意义,最好的办法是将其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考查。同时,也要注意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2.标点符号——关注常见错谋高考对标点符号的测试往往在一些易错点上设题。复习备考也应该在掌握常用标点符号基木川法的同时,关注标点符号使川的常见错误。例如并列词语Z间标点符号的使用就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一般情况下用顿号。如,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彻了整个海滩。②多项并列的最后一项前边,使用了“和"类的连词,就不再使用顿号。如,外婆家还冇外公、舅舅、大姨和小姨。③并列词语较长,中间的顿号可用逗号代

5、替。如,一天又一天,一•年乂一年,不知走过多少村,路过多少门。④并列短语作谓语中心语或补语时,习惯上用逗号表示中间的停顿。如,他们思考着,判断着,探索着,寻找着自己的路。此外,句末点单引号、双引号、冒号为破折号等的使用都应区分清楚。4•语言运用——依照规范操作“辨析并修改病旬''主要考查《考试人纲》规左的六种语病:(1)语序不当:定语位置不当,状语位置不当,关联词语位置不当。(2)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主干成分赘余、修饰成分赘余。

6、(4)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反客为主、中途易辙等。(5)表意不明:词义不明、指代不明、语法关系不明等。(6)不合逻辑:自相矛盾、照应不周、强加因果等。“扩展语句''命题点为“扩充^丰富”“应用",命题形式有募写再现场景、扩展话题、诠释图标漫画等。我们在平时的训练小,应积累解题技巧,明确耍求,借助修辞与表达方式润色文字。“压缩语段"类试题一般聚焦在筛选信息及概括归纳内容上。我们在训练中,要着重培养从语段屮提取论点、归纳概括的能力。“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叩勺考查具有综合性。我们在复习中耍注意大体解题方向:“选用句式''的命题点为切合

7、语境,“仿用句式"命题点为体察语境,“变换句式''则是不改变句忠o高考对修辞的考查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以主观题为主。髙考命题聚焦在“交际综合”上,我们在备考屮,不仅要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还要注意培养运用修辞的能力。高考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一考点的考查也多以主观题为主。我们在备考屮,要以主观题训练为主,培养白己的语言索养。气5•古文阅读——突出四个重点(1)实词——重视积累,巧妙推断实词在具体语境屮的词义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要积累文言实词知识,尤其要注意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在

8、解答文言实词题时,我们要根据语境,联系白己熟悉的词义,用已知推出未知。(2)虚词——突出重点,辨明用法文言虚词的备考要突出《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贝I」、者、之。高考对虚词的考查,常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