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86

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86

ID:46652751

大小:7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86_第1页
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86_第2页
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86_第3页
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86_第4页
资源描述:

《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8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30例开封市中医院孟占鹏摘要: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屮风的疗效。方法把60例风痰瘀阻型中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约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经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屮风急性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关键词: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型化痰通络汤缺血性屮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冇发病率高、死广率高、致残

2、率高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给社会及家庭带來沉重的负担。笔者2012年5月一2013年5月,应用自拟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屮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均为我科2012年5月一2013年5月住院患者,且经CT及MR检查确诊,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2岁,平均63岁,以55~65岁之间最多,病程最短1天,最t一周。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伴高血压22例,糖尿病8例,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5例。对照组

3、30例,男16例,女14例;伴高血压23例,糖尿病7例,同时合并高血压、糖丿求病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V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⑶,并经头部CT或MR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硕化性血栓性脑梗死,R患者意识清楚,发病时间6小时一1周。中医病证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纱管理局脑病急诊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⑵。中风风痰瘀阻型诊断标准: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窖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

4、,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涩。13治疗方法1.3.1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冇限公司生产,批号J20080078).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93819),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沈阳药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H20093280)8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日2次;血栓通注射液(广西桐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Z20025652)0.5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日1次;同时结合病情给予调控血压、血糖、营养支持及电针等康复治疗治疗。1.3.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痰通

5、络汤加味治疗。处方如下:法半夏15g、陈皮12g、茯苓15.枳实12◎川茸15g、丹参15g、水蛙6g、地龙15g.右菖蒲20g、远志12、香附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口服,2周为1个疗程。其中饮食呛咳病人给予胃管中注入中药汤剂。1.4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5年屮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疗效评定标准,屮医证候疗效判定制定。临床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功能完全恢复,能劳动和活动者;显效:症状与体征显著减轻,功能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者;冇效:症状与体征均有减轻,功能有所改善,生活不能自理者;无效:治疗而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

6、改善,甚或加重。2结果见表lo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两组有效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V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n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有效率对照组309678(73.3)治疗组3015852(93.3)3讨论中风的病机以风、火、痰、瘀、虚五者为主,其本在于肝肾阴虚,其标为风、火、痰、瘀充斥于体内,瘀阻经络,而以痰瘀二者尤为重要,痰瘀是中风病急性期发病的基础,气血逆乱是该病的主要病机,风挟痰瘀闭阻络脉是该病的关键。王永炎教授指出,痰瘀互阻是中

7、风急症的主要病机⑶。现代医家任继学将中风归结为“瘀塞经络”和“络伤血溢”⑷,这些均说明风挟痰瘀闭阻络脉是该病的关键。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中风的“痰瘀致病”理论极为关注,并把从痰瘀论治的施治法则作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⑸。依据病因病机,我们提出在急性期熄风化痰,活血通络的治疗原则。自拟熄风通络化痰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方中法半夏、橘红、茯苓、枳实化痰祛湿,川茸、丹参活血化瘀;配以水蛭、地龙加强活血逐瘀通络Z力,加强其豁痰Z效;香附乃气病Z主药,治血者必先行气,治痰者,必先理气,气通则瘀可化,气顺则痰自消。诸药合用,共奏祛风

8、化痰、疏经通络之效。对于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有良好疗效。[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2]国家中医约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