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羁旅行役诗指导

写景抒情羁旅行役诗指导

ID:46658333

大小:8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写景抒情羁旅行役诗指导_第1页
写景抒情羁旅行役诗指导_第2页
写景抒情羁旅行役诗指导_第3页
写景抒情羁旅行役诗指导_第4页
写景抒情羁旅行役诗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景抒情羁旅行役诗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典诗歌鉴赏分类指导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悄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三个原则】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Z,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答题步骤】1.用白己的话翻译诗歌,读清原诗。2.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物的特征和寓意。(抓意象)3.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口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

2、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明意境)4.把自己融入意境中,想象作者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感情。(品感情)实战演练: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吋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籀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叹息老來交I口尽,睡來谁共午瓯茶。[注]鋒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答:(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答:2.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1)—(2)题。鹊桥仙夜

3、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白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答:(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3.阅读下而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來。[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

4、象?答:(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Z。答:1.阅读宋代王质的《山行即事》,然后回答问题。(6分)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來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醒。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醍:Cheng,®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1)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答:(2)颈联所描写的景物冇什么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呑色在

5、邻家。(1)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來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2)丽人评价“却疑春色在邻家”为“神来之笔”,你认为这句诗“神”在何处?答:古典诗歌鉴赏分类指导羁旅行役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Z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杲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便不可视作山水诗。这类所表达主旨主要有%1人在旅途或身在异地他乡思亲怀远,如李商隐的《夜l*j寄北》。%1或者诗人因贬谪以及英它原因被迫流浪,感怀身世,抒发一种漂泊Z感

6、,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赏析示例:阅读下而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落H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年华渐老、感时伤逝。(2分,每点1分)(2)请从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4分)答:角度举例:A、作者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白己的久滞不归;rfl夕阳落山,想到白己年华老去。联想白然,

7、抒情真切感人。B、对比,云、鸟行去Z快于口己帘滞Z久形成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C、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归岛”既引起乡情,乂是自比;山夕阳引出年老,乂是以夕阳H喻。表现了H己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实战演练:1.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H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乂破史思明于

8、河阳西渚。(1)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答:(2)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了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4分)答:2.阅读下而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口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用下西楼。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