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理危害与治理策略

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理危害与治理策略

ID:46665854

大小:8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6

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理危害与治理策略_第1页
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理危害与治理策略_第2页
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理危害与治理策略_第3页
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理危害与治理策略_第4页
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理危害与治理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理危害与治理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理危害与治理策略■企业管理论文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理危害与治理策略崔萍(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9)摘要:国有企业腐败的发生有其内在机理,只有同时具备腐败动机、腐败条件和腐败机会这三个因素,腐败行为才会发生。而任由国有企业腐败的肆意蔓延却不加以遏制,必将会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稳定发展。本硏究在准确把握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理、深刻认识其严重危害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从五方面提出了治理国有企业腐败的具体对策。关键词:腐败;国有企业;发生的机理;危害

2、;治理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074-02收稿日期:2014-09-20作者简介:崔萍(1988-),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行政管理专业在读硕士。十八大报告指岀,〃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1](P48),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反腐败工作的高度重视。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腐败分子被查处,国有企业腐败问题日趋严重

3、,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理腐败的本质在于公共权力的不正当使用,但并不是每个掌握公共权力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都会从事腐败活动,腐败行为的发生有其内在机理。只有当腐败动机、腐败条件和腐败机会这三个因素同时具备时,腐败行为才会发生。mi图1腐败发生的机理(-)国有企业腐败的动机腐败动机是基于需要产生的,是促使腐败行为发生的心理动因z也是国有企业腐败行为发生的必备因素之一。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道德价值观念被逐渐打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

4、西方腐朽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那些掌握公共权力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一旦信奉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个人私欲便会迅速膨胀,进而激发了他们内心中的贪欲与贪念,使其不顾一切追求物质利益。从根本上讲,腐败分子之所以会冒着被判以重刑的风险从事腐败活动,大多是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对私人利益的追求。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也是理性〃经济人〃,拥有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己性动机。当其自身的合法收益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再加上高额腐败收益的巨大诱惑,在主观上他们会产生强烈的腐败动机,将公共权力视为私有财产,不择手段为

5、谋取私人利益"铤而走险〃。(二)国有企业腐败的条件腐败条件是以权谋私的必要前提,也是促使发生腐败行为的物质因素。简单来讲,国有企业腐败的条件即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掌握了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方面,政府将企业经营管理权与资源支配权通过政府、国资委等层层委托给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代为行使,他们拥有了高度集中的企业控制权,拥有重大项目、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物资采购、投资、工程项目等过程中的经营管理权等多项权力,这些都构成了国有企业腐败的条件。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占有大量的公共资源,且部分行业或领域具有极强的垄断性,占有

6、的资源也带有明显的稀缺性特征,这样z领导干部也就掌握了其他腐败主体所没有的稀缺性资源和垄断性权力,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更多有利的物质条件。此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掌握了大量的私人信息和经营管理的各种真实信息,具有极大的信息优势,而这些信息很容易为腐败分子所利用,成为其实施腐败行为的资本。(%1)国有企业腐败的机会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具备了腐败动机和腐败条件之后,还需要有合适的腐败机会,才能实施腐败行为。国有企业腐败的机会可归纳为五方面:一是国有资产的多层级委托代理使置于企业外部股

7、东的意见传达到领导干部的过程相对复杂,由此会产生高昂的代理成本,且每一级代理方的权利和义务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削弱甚至扭曲,为领导干部偏离委托方利益谋取个人私利提供了机会。二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国有资产实际上并无明确的个人产权主体,而只能由政府官员代为行使。但作为所有者的全体人民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关系绝不像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关系那样明确,而是具有极大的脆弱性,[2](P13)这就使所有者约束作用难以真正发挥。三是各种制度空白或漏洞普遍存在,如财务管理制度、采购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制度缺陷,为腐败行为的蔓

8、延提供了可乘之机。四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还未完成,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健全,国有股一股独大、董事会运作机制不规范、监事会建设滞后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效率低下。同时,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往往身兼数职,权力过于集中,极易产生〃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等现象,也进一步强化了"内部人控制〃,吏以权谋私成为可能。二、国有企业腐败的危害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是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国有企业的这种特殊性和重要性使国有企业腐败与其他形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