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

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

ID:46668884

大小:948.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26

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_第1页
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_第2页
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_第3页
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_第4页
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解析)卷二分析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

2、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摘编自《孙中山全集》(1)根据

3、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8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14分)命题意图:37:本题设计主题为“政治民主化”,把中国古代的“民本”和近代中国人东西方民主的认识理解整合一起,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1、知识点:对古代儒家“民本”思想主张的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思想的认识和主张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之间的关系2、能力点:考

4、察考生读取材料信息、联系相关历史知识、分析和概括历史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方法:做题时一定要首先审清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和分析材料,同时要注意发散思维,尽可能多地联系所学的相关知识。名词阐释政治民主化:从广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从少数人统治向多数人统治发展的全过程。从狭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民本: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其原意是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

5、统治观,其基本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等;民主: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其特点是: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8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概括归纳能力。由“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概括出“君民相互依存”;由“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

6、后用之’”得出“君主用贤人,行仁政”突出儒家理想的仁政。答案: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意。理想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10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概括、比较能力,根据王韬、孙中山的阶级派别和政治主张不难得出结论。1、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王韬与孙中山的身份,并注意有效信息“材料二、三”的限定,2、派别:二者的主张不同但阶级属性一致,都是民族资产阶级;王韬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之一,孙中山则是革命派的代表,维新派主张改良和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暴力

7、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3、二者仿效的国家不同,王韬仿效英国,孙中山仿效美国4、注意:二者思想中的传统因素和西方因素及其思想重点。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从中找出二者主张的异同点。(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10分)答案: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8、1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审题时一定要抓住“结合所学知识”、“古代”、“近代”、“关系”、“历史必然性”等有效信息的限定,明确民本与民主二者在时间、社会背景、阶级利益上的差异,关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1、明确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