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字形

高考语文专题:字形

ID:46688351

大小:466.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11-26

高考语文专题:字形_第1页
高考语文专题:字形_第2页
高考语文专题:字形_第3页
高考语文专题:字形_第4页
高考语文专题:字形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字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高考语文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考纲解读】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罗中兴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能力层级:A级(识记)现代汉字,对古汉语中使用而现代已经消亡的古僻汉字则不会涉及到。考查的重点是现代汉语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其主要范围是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错别字。尽量做到识记、熟背和正确默写。(1)同音字,指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2)形似字,指形体相似、差别细微的字。(3)多义字,指有多种意义,容易混淆的字。(4)易混淆的成语,看起来只是

2、一字之差,但字形不同,意义也不同的字。有一些成语,它们的字形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改动。【考点透析】高考考查错字的重点是四类字。1.因同音形近而误的。如“国籍”误为“藉”;“嬴政”误为“赢”。2.因音同而错的。如“滥竽充数”误为“芋”,“提纲”误为“题”。一些音同音近字往往成为命题人考查字形的焦点。如2007年北京卷“精络”应为“经络”。3.因形近而错的。如“如火如荼”误为“茶”;“草菅人命”误为“管”;“针砭时弊”误为“贬”;“铤而走险”误为“挺”;“相形见绌”误为“拙”。因为形似,所以往往为命题人的设伏点所迷惑。如200

3、7年全国卷I“娇健”中的“娇”应为“矫”;“磬竹难书”中的“磬”应为“罄”。4.成语中的别字也是重点之一。望文生义而致误。一些词语,尤其是成语中的字,如果不了解其来源和意义,或把词语中的固定字随意变更,就会导致字形错误,如2007年北京卷“祸福予共”应为“祸福与共”;“一言即出”应为“一言既出”。字形考查对象主要是“三常字”(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特别是其中的“常混字”(因音近、形近、义近或音义相近而相混淆致误的常见常用字)。5.意思相近而致误。因为意义比较接近,所以这类字判别起来难度很大。如2005年湖北卷的“船仓”中

4、的“仓”应为“舱”。应考方法盘点一、复习指津(1)形成错别字原因归根结底是对字义、词义理解不正确。形、音、义的统一,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正字,就应从三者关系入手。因此,要正确识记汉字字形,应在学习中做到字不离词,以义正字,以词正字。例如“烦”和“繁”音同而又义近,都有“多”的意思。但“烦”还有“苦闷、多而乱”的意思,所以有“烦闷”、“烦恼”、“烦躁”等,而“繁”有“繁忙”、“繁华”、“繁冗”、“繁衍”等。这就是以义为纲,据义别形。又如“一筹莫展”的意思是“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的意思,“筹”意为“计策、办

5、法”,写成“愁”就说不通了。“挺而走险”的“铤”是“快走的样子”,如写成“挺”,全词的意思就成了“因无路可走而挺直身子去冒险”,那就有点滑稽。(2)要注意以本为本,充分立足于课本和资料上的汇编,力图做到多认字。特别要注意课本注解和每册书后面所负的现代汉语实词表中提到的汉字。一定要踏实地掌握。在辨析时还要讲究一些记忆方法。①逐步“缩小包围圈”,即每次复习时都动笔将自己已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再集中火力对准自己没掌握的。②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汉字量很大,不要认为能一天两天就能弄好,背诵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分散复习效果要比集中复习

6、好,因此要适当地将一定量的时间分散开,分次进行,循环进行,直到完全掌握为止。(3)在注意突出重点,也即重在别字,不考错字,重在同音形近音近字,而对于汉字的笔画、六书、偏旁等不应用太多精力。(4)汉字主要是以识记为主,但也可利用一些方法,如可借形声等造字方法进行辨析。如可抓住形旁,别义取字。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形体也近的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就不会用错字。如:“燥”、“躁”、“澡”,前有“火”,就有“干燥”、“燥热”;中有“足”,就有“躁动”、“暴躁”、“急躁”后有“水”;就

7、有“洗澡”、“澡盆”。(5)注意自己平时对错字的整理,如自己将易混的字放在一起,集中近体字,分清笔画。分析比较,从字义上辨。有些字的字体十分相像;只是一笔之差,或是某一笔、几笔的长短曲直略有不同。如果把这些字集中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各自笔画的特点,是可以帮助记忆的。如“己、已、巳”。三个字,极易混,可有意地将它们放在一起。就不会乱了。又如“盲”和“肓”。二、答题指要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第一步:锁定嫌疑字。依据常见的设题迷惑手法,将选项中确定的浅易的字排除,把可能运用了同(近)音、近形、近(同)音形手法替换

8、的模糊的字划出,作为嫌疑字留待分析。第二步:分析嫌疑字:即分析嫌疑字的字义,并联系整个词语的意义、结构看该字是否使用于该词,从而判定它是否为别字。1.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2.义辨法。从形旁入手,看该字形旁义是否与整词词义相关,从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