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思想家谢扶沟高中谢献华

明清思想家谢扶沟高中谢献华

ID:46705862

大小:304.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26

明清思想家谢扶沟高中谢献华_第1页
明清思想家谢扶沟高中谢献华_第2页
明清思想家谢扶沟高中谢献华_第3页
明清思想家谢扶沟高中谢献华_第4页
明清思想家谢扶沟高中谢献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思想家谢扶沟高中谢献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考纲课标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黄宗羲梨洲先生顾炎武亭林先生王夫之船山先生温陵居士、百泉居士近几年高考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从命题角度上看,重点考查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背景条件、时代特征及其影响;从题型上看,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涉及。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把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联系,把握他们思想所反映的时代变迁;将明清之际的儒家与欧洲启蒙运动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及其原因。新学与理学的区别自先秦以来,儒学就

2、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理想主义,二是经世传统。理想主义的儒学重视伦理,经世传统的儒学注重实用。值得注意的是,伦理主义和实用主义正是理学与王学的分歧点。王安石与理学诸儒均有志于天下,但在究意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一问题上,王学主张直接实施一些畜国强兵的措施,而理学诸儒却沿着“修、齐、治、平”的路线坚持首先要正人心。考点1、对儒家正统思想的批判李贽李贽(1527~1602)明代官员、思想家、禅师、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

3、,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自刎死。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自居,对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文学方面李贽提出“童心说”,主张创作要“绝假还真”抒发己见。李贽旗帜鲜明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诗文写作主张“真心”,反对当时风行的“摹古”文风,对晚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李贽的思想主张:(1)认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2)指出儒家经典不是万世至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3)提出“绝假

4、纯真”的童心学说,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4)诗文:主张“真心”,反对摹古之风。(5)批判封建礼教,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6)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7)大胆提出“天之立君,本以为民”的民本思想主张黄宗羲(1610—1695年)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

5、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1)思想主张:①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b: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c:臣民平等(实质:反君主专制)②具体制度——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而非君主。③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反映:清初工商业繁荣的情况)(2)影响:①是明朝末年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②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黄宗羲顾炎武(1613—1682年)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6、,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顾炎武—亭林先生材料一: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7、……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正始》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考点3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①批判君主专制、官僚士大夫的腐败。②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原始的主权在民思想)③表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④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三人中最注重实学):如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涉及实用学问。评价:脚塌实地的学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