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浅谈创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ID:46718880

大小:654.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创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_第1页
浅谈创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_第2页
浅谈创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创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规划与设计建材与装饰2013年12月浅谈创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刘金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重庆市渝中区400042)摘要: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此为创新基准点进行小区规划设计,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与环境美。关键词:居住小区;创新规划;设计分析中图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0038(2013)39-0016-03引言3居住小区规划创新设计居住小区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个可以看到的东西。因3.1

2、居住小区架构为视觉是精神的通道,人们所看到的东西应尽可能地做到是美本项目用地为不规则形,周边是主要的城市道路。整个项目的。居住小区必须有恰当的功能和合理的经济性,但也同时必须由十九幢高层公寓楼、底层商业以及相应的配套公建组成。室外使人们感到愉快即环境优美和舒适。空间按功能分为三类:外向空间(商业空间)、内向空间(居住组1工程概况团空间)、交通空间(主要指外环车道)。本方案融合了多名设计师深思熟虑的设计构思,目的在于创景观规划中基于文化主题的设计理念,布置了一主一副两条造一种能够容纳并体现现代设计趋势和新生活方式的社区环景观轴线,确立了三种景观元素:“水”、“山”、“

3、林”(见图1),设置境。了五个景观分区:泊林广场、临溪揽翠、岭上风情、密林怡境及悠2设计思想然归隐。2.1“山林生态区域”概念尊重现有场地背景和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引入并强调“山林生态区域”的概念,并加以精心的环境空间组织安排,使建筑与环境共生于“山地”、“森林”形成的生态系统中。2.2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2.2.1区域的归属感和文脉的延续本项目地处伊伊市,结合区域的特征,使传统街区的历史传承和新建社区的现代特色协调统一。新建之后的社区既有生活品质提升后的焕然一新,又不割裂于场地的血脉联系。图1“水”、“山”、“林”三种景观元素2.2.2强调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

4、主轴线由园区主入口自东向西穿过了社区,带有强烈的山林居住小区的项目精神内涵为新中式园林的简约现代感。通过景观风格,核心景观元素是“水”。该轴线发端于社区东侧的主入新中式提升“山林生态景观”的精神价值,其传统风格与区域的口,结合园区大门的特色形式,设计了以“泊林广场”为主题的云文脉相吻合。海般灵动、飘逸的铺装广场,寓意林中飘渺的朵朵祥云。喷泉雕2.2.3文化主题应用于环境的规划和功能共融塑既是社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标志也是广场的核心,并从中延居住小区的文化主题在景观规划中作为功能设计的构思基伸出主景观元素“水”。轴线通过自然式水系将景观空间串连起础,在满足人们对邻里交往

5、生活需求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为人们来,喷泉、树木、花坛、灯饰在这个空间形成强烈而充满活力的序所接受。使园区文化主题真正成为项目的灵魂和核心价值,使人列景观。园区的会所位于主轴线上,轴线经过会所进入社区内在身处这一环境中不由自主的感受到“意境”的存在,融化在环部,并沿着组团空间的形态而发生改变,形成了以“临溪揽翠”为境的功能之中。主题的中心景观(见图2)。这是一个用现代审美观重新诠释了的2.2.4景观设计的创新和统一古典主义水景园林,于自然中蕴涵着尊贵典雅的气质。园区景观设计的审美观体现创新特征而非单纯复制,采用规副景观轴线连通两个次入口,将“岭上风情”、“密林怡境”及

6、划的设计思想将古典与自然共融一炉,既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悠然归隐”三个景观区域通过景观元素“山”、“林”串连起来,以需要又兼具古典园林与自然生态之美。环境设计强调整体性与起伏的地形,茂密的植被作为具体的呈现。统一,如环境和建筑风格的统一;小品、标识的系列化设计,材3.2单体设计质、色彩的协调和搭配;照明的系列化设计。3.2.1户型设计·16·2013年12月建材与装饰规划与设计到提升。4.2竖向景观竖向设计是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之一。为体现山地景观的特点,要求在景观上有适当的竖向落差。有地下车库的区域,不宜处理成下沉的地形。而由于车库是作为人防地下室设计的,有

7、很好的承载力条件,因此我们把这些区域设计为“山脉”。为了增加竖向变化的戏剧效果,将某些自然土层的地区变成“谷地”。同时在以水为主题的景观区域搭配地形设计,使其具有了更好的视觉效果。图2“临溪揽翠”中心景观居住小区是以深受市场垂青的成熟户型作为基础,进行深层但出于经济性的考虑,竖向营造上我们不采用以增加绝对高次的专门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综合设计,均为一梯两户带电梯度获得效果的方式,因为巨大的土方量会大大的增加工程的成的板式住宅。其开间进深合适,以取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条本。而是采用在人们的主要活动空间周围形成剧烈高差变化的件。方式,让竖向的效果在人的眼前最近处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