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年鉴总结

文物年鉴总结

ID:46721892

大小:7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文物年鉴总结_第1页
文物年鉴总结_第2页
文物年鉴总结_第3页
文物年鉴总结_第4页
文物年鉴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物年鉴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物年鉴总结【概述】2012年,既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亦是“三普"工作的攻坚之年,为确保全县文物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文物部门紧紧围绕“向社会公布文物普查成果,落实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保护措施,推进馆藏文物陈列免费开放再跃新台阶二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本年度,我县历时五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杏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验收,较具代表性的12()处古建筑摄制为视频数据光盘,出版了《XX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地方专业志书—《文物憑》交付厂家印刷,《XX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定稿待印,成功申报陈氏宗祠

2、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邀请XX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湖心坝民居群、长安围”修缮方案获省文化厅批准,文物陈列全年累计免费接待观众近6万人(次)。【执法与安全保卫】为加强馆藏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博物馆高度重视文物保护与安全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县政府网络平台、县广播和电视台等媒体,不定期举办“文物知识与安全”等栏目。鉴于普查队将《文物保护法》宣传工作贯穿于整个“三普"工作始终,2012年10月,**同志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06-2011年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工作者”。是年,文物部门先后制订出《博

3、物馆应急管理预案》、《博物馆馆藏文物安全检杳制度》,并将责任落实到人,以强化制度管理举措,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严格执行《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我们对馆藏文物既实行24小时监控,乂着眼于“三防并举”(即人防、物防、技防),突出抓好人防。2012年,博物馆半年巡杏一次全县不可移动文物,每季度检杳一次文物库房和基木陈列展厅藏品,检查小组由主管安全工作的副馆氏和3位馆员组成,事毕后向馆长递交I!;面汇报。招聘的两名财供专职保安人员,天天轮流值班,尤其是节假日

4、和夜晚,加强库房和展厅的巡查力度,恪尽职守确保千年古县的文化遗产安全。【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博物馆在2012年度,既做到搞好文物调查第三阶段的后续工作,乂毋忘抓好已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管理。(一)坚持“抢救第一”原则,及时编制省保单位修缮保护工程方案,竭尽所能保护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2012年1月11至15H,XX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行9人,冒着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应邀前来湖心坝民屈群进行实地调查勘测,研究长安围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同月17U,设

5、计单位与我馆签订了修复保护工程编制合同。2月19至21B,汤国华院长亲自率领8位设计人员莅临长安围,认真复查修缮工程的各项设计数据,并上门拜访当地长者,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仔细咨询了解古建筑的原貌和文化生态,进一步完善维修工程设计方案。2月26日,编制单位完成了《文物保护单位——湖心坝民居群、长安用修缮设计方案》,A3规榕彩印,共六章61页,工程造价概算634.7768万元,设计费29.5万元。4刀30U,我局正式向省、市文物主管部门递呈维修工程中请;7M26H,省文化厅发文批准此修缮方案(市文物L2012J290

6、号);10月9日,省财政厅和文化厅联合下发《关于下达2012年省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的通知》(市财教[2012J358号),下拨长安围首期维修工程专项经费100万元;2012年11月17II,县发改局批复同意长安围维修工程立项(县发改字[2012]139号),并随文下发了《工程招标核准意见书》。(~)落实“保护为主”措施,积极申报我县较具代表性和普查重要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不同级别的保护单位。光明陈氏宗祠现是一座前后三进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始建于叨代耒期,系龙[□村陈姓宗亲为祭祀明代民族英雄和抗倭名将陈璘而建。这处

7、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是抗口战争时期县委的成立ILI址和全县爱国主义教育棊地。2011年,XX文化发展资金理事会批复同意我局《关于全面修缮“陈氏宗祠”的请示》,拨岀专款50万元对宗祠进行修旧复IH;2011年,维修工程通过省专家组验收。为切实保护好这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12年5刀,我局组织人员认真撰写推荐材料,成功申报其为第七批XX省文物保护单位。为圆满完成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规定的后续工作,依法保护一批新发现而又较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同年10月间,我局拟定遴选的“江尾罗盘围”等16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单,

8、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次)文物保护单位。(三)采取有效措施,形成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网络,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安全。一是利用现代媒体反复宣传法律法规,使《文物保护法》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如在县城和乡镇主要街道悬挂永久性的横额标语,不定期给城乡所有村(居)委会居民派发文物保护知识资料,经常在县广播电视台播放(送)通俗易懂的文物保护宣传口号,并设立文物知识小讲座;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