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扁舟》意蕴解读【文献综述】

《海上扁舟》意蕴解读【文献综述】

ID:467226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6

《海上扁舟》意蕴解读【文献综述】_第1页
《海上扁舟》意蕴解读【文献综述】_第2页
《海上扁舟》意蕴解读【文献综述】_第3页
《海上扁舟》意蕴解读【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海上扁舟》意蕴解读【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海上扁舟》意蕴解读一、引言史蒂芬·克莱恩是19世纪末美国著名的文学家,很多人都把他看成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主义作家”[1],他的《海上扁舟》是根据其亲身经历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这篇小说主要叙述了船长、加油工人、厨子和记者在沉船之后,栖身于澡盆大小的船上,彼此照应,与大海搏斗的故事。虽然故事非常的简单,几乎没有什么情节,但意蕴十分深远,学者们对这部小说的解读历来各持观点,有的学者注重研究它重复的写作手法,有的则探索它存在主义的写作特征,还有的对它的自然主义研究颇深等等,所以到目前为止,这部作品仍然值得我们去解读。

2、二、主题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期刊室、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是有关于《海上扁舟》内容所涉及到一些文章和书本。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搜索的资料进行如下罗列:《海上扁舟》中隐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人与自然方面的研究历来就有不少,在《诗经》的“兴”中充分反映:“人是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自然不仅养育了人类,而且在自然的存在、运行与变化中,人类受自然的影响,理性思维为之升华,感情思维亦随之逐渐丰满。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感情是纯朴的、单纯的,关系是和谐的,生活亦多依赖于自然。”[2]这里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的。荀况在《天论

3、篇》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强调自然有规律性,人不应该等待自然的恩赐,而应该克服自然,利用自然。[3]卢梭在《爱弥儿》中:“上帝创造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人干预了它们,它们就变邪恶了。”[4]可见,自然与人是对立的。在陈乐福的论文《社会转型中的人文反思——史蒂芬·克莱恩短篇小说〈海上扁舟〉解读》中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在自然中,人的精神会感受到极大的‘愉悦’,这种愉悦来自自然与人类之间和谐共存的关系。”[5]3另外,这篇论文还对《海上扁舟》这部小说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关系做出了一定理解和阐述,经过本人概括,大致是这样的意思

4、:自然不再是人类的庇护所,人与自然的共存关系已被打破,甚至可以这么说,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在王艳芳、王竹青、赵波的论文《论〈海上扁舟〉中的自然主义》中也写了自然与人的关系,论文中写到:“自然与人的关系有时到了敌对的程度。”[6]这里的自然是完全的冷漠与无情,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与无奈的。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海上扁舟》中也所表现。前人对此也有研究,在《圆点哲学》中:“人活在世上,不只是孤立的、单个的人。人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自存在,人一出生就来到人的茫茫大海之中,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有赖于他人的互惠互利。”[7]还有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就如《

5、禁闭》中的名言:“他人就是地狱。”[8]在林国浒的论文《〈海上扁舟〉中的重复叙事》中也写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面是写到了岸上的人与船上的人之间的关系,文中用“冷漠”两个字来形容他们的关系。“小说的十分之一的篇章在介绍看似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的岸上行人的举动。但这绝不是作家的疏忽,而是作者刻意通过重复叙述的方式来展示拯救者的冷漠无情,从侧面突显了岸上的人与船上的人之间冷漠的关系。”[9]关于对《海上扁舟》这部小说的解读也有很多,现将搜集到的学者研究成果作如下所述:左进的《解读〈海上扁舟〉中的人性美》主要从人性美入手,一方面赞颂了小说中出现的船长、记者、加油工

6、人和厨子四人面对无情的大自然,不愿屈服,凭借那股求生的精神力量一直支撑着他们坚持到最后;另一方面颂扬了四个经历不同,身份不同的人因海上遇难而聚在一起所建立的兄弟之情;最后是对亲人和祖国的眷恋之情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表现尤其强烈。论文中叙述“虽然是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却演绎了一曲感人至深、充满人性美的颂歌。”[10]欧荣的《从〈海上扁舟〉看斯蒂芬·克莱恩的自然观和人性观》换了个角度论述,不仅体现了大自然对人类的行为漠然处之的自然主义思想,更加表现了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和友爱,“笔者认为在《海上扁舟》不仅体现了大自然对人类的灾难和恐惧漠然处之的自然主义思

7、想,更表现了人类的行为不仅仅受生物学规律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弱弱强食,只有在人性善与爱的光辉中人类才能达到相互理解,共同生存。”[11]林国浒的论文《〈海上扁舟〉中的重复叙事》是通过三方面来写:一是冷漠的世界;二是反复的挣扎;三是自我救赎。“小说通过大胆的重复叙事的应用,描绘了冷漠的世界、凶险的大海。重复叙事像小船上的双桨,永不停止划动,引领一叶大无畏的扁舟,超越生死,驶向自我实现的彼岸。”[12]王艳芳、王竹青、赵波的《论〈海上扁舟〉中的自然主义》从四大方面来分析小说中的自然主义特色:首先是自然与人,其次是希望与失望,再次是人与人,最后是个人的

8、成长。[13]高飞的《在漠然中挣扎——美国自然主义视角中的“一叶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