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背景下网络反腐的价值与前景探究

法治背景下网络反腐的价值与前景探究

ID:46730615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法治背景下网络反腐的价值与前景探究_第1页
法治背景下网络反腐的价值与前景探究_第2页
法治背景下网络反腐的价值与前景探究_第3页
法治背景下网络反腐的价值与前景探究_第4页
法治背景下网络反腐的价值与前景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治背景下网络反腐的价值与前景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法治背景下网络反腐的价值与前景探究法治背景下网络反腐的价值与前景探究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已成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阵地。网络反腐在给民众带来希望和信心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基丁•此,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网络反腐的对策,以期提高网络反腐的法治化水平。关键词:法制背景;网络反腐;探究屮图分类号:D63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297-03一、网络反腐的兴起及核心价值网络反腐是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而产生的,从本质上讲,它是媒体反腐的组成部分,属于舆论监督的范畴。我国

2、官方网络举报最早出现在2003年,标志是这一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建立了网络举报平台。2005年12月28H,中纪委、监察部首次公布中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的网址,网上举报被正式纳入了官方权威反腐渠道。2008年,湖南省株洲市发布国内第一个网络反腐文件一一《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标志着网络反腐向制度化迈进。2009年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建辞典》收录“网络反腐”词条,标志着网络反腐进入高层的视野。2009年10月28日,中纪委监察部统一开通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昭示着网络监督时代的到来。2010年12月29口,国务院发

3、布的《屮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指出“网络监督”是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新兴舆论监督方式,首次肯定了网络监督的作用。来自屮央纪委的数字显示,网络举报已成为继来信、来访、电话之后又一重耍举报渠道。2008年岁末,“周久耕事件”将网络反腐推向高潮。2012年8月260,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延安交通事故现场面含微笑被人拍照上网,引发争议,网友通过“人肉搜索”发现杨达才有多块名表;2013年9月5日,杨达才一审获刑14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新一届中共领导集体将反腐倡廉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网络反腐再次掀起高潮。随着李春城、雷政富、衣俊卿、刘

4、铁男等一批贪腐高官的落马,网络反腐的口大影响力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反腐斗争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网络反腐的核心价值是:一是拓展了社会监督主体的范围。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o庞大的网民数量为我国网络监督的发展奠定了广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强大的群众网络媒体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网络监督已成为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一种新形式。二是拓展了监督的时空界限。传统媒体的舆论多为官方或媒体自身,而网络正好为來自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观点、声音找到了一个“出口”,为纪检监察机关及司法部门提供大量的监督线索,

5、网络以其特有的力量推动职能部门积极作为,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三是拓宽了民众的政治参与。人民群众是反腐倡廉的主力军,重视网络反腐将促使全社会形成反腐新格局,成为鞭挞腐败便捷而有效的手段。通过网络反腐这一有效手段,能够更加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官员更加谨言慎行。四是优化了社会监督环境。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监督让社会公众多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网络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代表了民意,与其他意见表达方式相比,网络监督所受限制少,“门槛”低,同吋打破了政府与公民之间在时空上的沟通障碍,拓展了对施政行为的监督渠道,从而进一

6、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当前我国网络反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网络暴光情绪化明显,容易出现极端思想由于受“仇官仇富仇腐”的心理影响,网络容易被某些“网络推手”所利用和操控,成为打击“好人”、报复社会的工具,从而形成“多数人的暴力”,只要网上出现某位官员失误的消息,网民必然以为其是贪官进而群起而攻之,给反腐倡廉T作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如网络谣言制造者傅学胜,2012年12月底参与中石化某项目招标失利后心怀不满,为泄愤报复,把矛头对准了中石化,专门花数千元雇用了网络水军进行转载顶贴、恶意炒作,对当事人及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致使女处长张某终

7、口以泪洗面,饱受煎熬,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二)受理机制不健全,海量信息难以核实当前,由于网络具有便捷性、互动性、匿名性等特点,使网络反腐受到了热捧,网民都习惯于在网上评价、揭露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但客观地讲,网络受理机制还不完善:一是受理部门与举报人联系不便,难以跟进和查实;二是网络举报信息的公开透明,容易打草惊蛇,从而加大了举报事实的查处难度;三是某些居心叵测的人恶意举报、故意损害被举报人的权益而无从问责;四是由于举报人的身份、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无法有效地调查核实和处理海量信息,给纪检监察部门办案带来干扰。所有这些都亟待完善制

8、度加以规范。(三)法规制度建设滞后,容易导致网络言行失控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來的短短十儿年时间里,尽管我国的网络立法已经初步实现了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