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罗素《幸福之路》中幸福观【文献综述】

关于罗素《幸福之路》中幸福观【文献综述】

ID:467332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6

关于罗素《幸福之路》中幸福观【文献综述】_第1页
关于罗素《幸福之路》中幸福观【文献综述】_第2页
关于罗素《幸福之路》中幸福观【文献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罗素《幸福之路》中幸福观【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关于罗素《幸福之路》中幸福观一、引言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们的幸福感却在走下坡路。从某种程度上说,国民幸福感体现国家软实力。基于此,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显得尤为重要。论文旨在通过阐释西方百科全书式学者罗素《幸福之路》中的幸福观来研讨幸福感的重要性,从幸福观的内涵、提高幸福感的方法、让幸福“动”起来这三个方面来全面解析幸福感,探讨走上幸福之路的方法。二、主题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期刊室、以及网上图书馆数据库上搜集的,主要是关于罗素《幸福之路》及古今中外文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的思想影响,后辈的评价的一些文章和书本。纵观国内外

2、关于罗素《幸福之路》的研究资料可以看出,人们对这本著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外关于罗素本人和《幸福之路》幸福观的研究穆尼尔认为,罗素作为一位通俗作品的作家和知名人士,他在弄清我们时代的思想和焦虑方面起着一种独一无二的作用。在其作品的后面,站着一位我们时代最具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的人。还比如 蒂姆·菲利普斯的《罗素的幸福观》对罗素和其著作的解析,从各个问题和解决方案来看,此书作为一本指导书可以一天读完。就幸福感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倒是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幸福是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这部分资料主要参考李嘉美《幸福书》、 蒂姆·菲利普斯的《罗素的幸福观》、帕斯卡《人类

3、幸福》、林语堂《生活的艺术》等资料。通过阅读这些资料,了解了国内外学者对罗素幸福观的见解,对撰写论文《罗素<幸福之路>中的幸福观》中的第一大点,幸福观的内涵具有借鉴意义。2、国内外关于罗素《幸福之路》中的幸福对策的研究关于幸福现状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等问题,主要参考的是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对幸福之路的推荐、李敖的日记、蒂姆·菲利普斯的《罗素的幸福观》2和报纸和网络的时政新闻等资料。在这些资料中,作者们阐述了他们对罗素《幸福之路》提到的人们幸福感现状、存在的问题的看法。如李敖在他日记里提到的观点,“读TheConquestofHappiness(《幸福之路》),极广胸襟,今天得到的

4、另外一个具体的念头是,‘对世界的胸襟开旷的态度’,建设这种态度的方法很多。”通过阅读这些资料,加上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我可以了解到以下信息:首先,提升幸福感首先要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其次,要充分发掘提升幸福感的资源;由这些问题分列出幸福作为主观的感觉造成人们不快的几个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些都是心理上的问题,所以是可以改善的。1、国内外关于灵活运用罗素《幸福之路》处方的研究关于快乐处方的运用,参考了《沉思录》译者何怀宏教授对此书的评价:“亚里士多德论述过哲学家纯粹思辨的幸福;帕斯卡尔描述过圣者皈依洞见的幸福;至于最大多数人如何把握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我认为,罗素在这本书中的

5、论述是最为精彩纷呈和实用有效的。”研究罗素提到的快乐处方是论文的关键问题,因此,这些参考文献对于我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阅读这些资料,可以了解到:不幸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一种错误的世界观;而幸福是人的一种权利,是人们应该追求的东西。通过对这些参考资料的综合分析,我渐渐对“幸福之路”这个课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第一,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我思故我在,人就是他使自己称为的那种东西;第二,充分发掘提升幸福感的资源渴望生存的愉悦,罗素告诉我们,追求生命的快乐,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权力,幸福也是可以自作的;第三,让幸福“动起来”,通过对幸福对策的深

6、层研究结合实际。三、总结综上所述,国内外对罗素《幸福之路》的研究已经有许多丰硕的成果。但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所以此次毕业论文将围绕《幸福之路》的后部分——“快乐的处方”展开,通过幸福观内涵、提升幸福感的对策、让幸福“动”起来这三个方面对《幸福之路》中的幸福观进行解读,开出“幸福的良方”。结合对国内外对罗素《幸福之路》的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分析有选择地将其引入到论文写作中,为论文提供知识储备。注释:[1][法]安托万.德.圣埃克绪佩里.小王子[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8.5[2]蒋承勇等.世界文学史纲[M].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宗白华.美学散步[M]

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2[4]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5]李泽厚.美的历程[M].第2版.天津: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2008.3[6]林太乙.林语堂传[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7]王兆胜.反抗绝望,善处人生一论林语堂的生活哲学[J].社会科学辑刊,1999,(3)[8]林语堂.林语堂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9]林语堂.吾国吾民[A].林语堂名著全集:21卷[A].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9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