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浅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ID:46736590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_第1页
浅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_第2页
浅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_第3页
浅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浅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自我教育是培养职业索养的关键。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大学生的骄子之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因此,从升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做好打算,应该未南绸缪。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200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曾经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包括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将近3000个样本,包括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从中发现了一个很突出的现象是问到我们的学生将来想干什么?很多学生并没有过多的职业考虑,基本上没有明确的目标;第二点就是具有求职恐慌,很多人特别怕到单位去面试。针对这种情况专

2、家向学生们提出一个就业的四步曲:在一年级的时候对自己有个了解,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所学的专业,对自己做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到二年级的时候,开始锁定你所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的时候,努力在完成正常学业的情况下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为自己未来职业做准备,到了四年级的时候,应该初步完成职业过程的转化。大学校园是培养职业素养的基地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道出了教育的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rti此可见知识素养的重要性,但是人文素质也不容忽视。班固强调说“信者,诚也,专

3、一不移也”[2];《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可见,“诚”是天理的根本道德属性,因而也是人伦道德的本源。这与目前大学开展的诚信教育是一致的。当前由于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高校的教育越来越偏重于技能上的培养,从而导致了青年学生的人文索质及道德修养不同程度的滑坡。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政府和不少专家的关注。1999年3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更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事实上,这一时期转变最为显著的是一些有“重理轻文”倾向的以“专才”教育为主的理工类院校纷纷加入了“人文教育试点单位”。‘1995年教育部刚刚提出进行“人文教育试点”,就有50多个院校加入这个行列。其实在国外,理工类院校早就重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如MIT麻省理工学院的教纲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对于攻读理学学士学位的木科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人文科学和

5、社会科学这两大部分,都有同等的硬性要求,学生们必须在毕业前上8门人文课程。特别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同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与教学,并形成了适应新的科学、工业和文化发展的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学院保持了活力,一宜处于领先地位,哈佛大学一再倡导“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除主修像经济学、政治学或是文学一个专业外,还要跨越不同学科,从道徳哲学、伦理学到数学、逻辑,从口然科学到人文,从历史到其它文化研究广泛涉猎,此外学生还要在课外活动上花大量的时间。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景点,加

6、强学&社团建设与指导等措施,都可以为加强学牛的职业素养起到良好的作用。网络和图书馆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向外的延伸,是学生职业素养塑造的源泉。他可以帮助大学生的认识自己、了解用人单位。女口:近年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干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徳的呼声持续,这与大学生自我评价中认为所缺乏的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和专业水平是有差距的。同时也用人单位对近年大学生的不满意较多反映在专业理论不扎实、又缺乏实践能力方面。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同吋,目前高校针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诸如“入职心态”、“职场规划”、“职场焦虑”等多方面的困

7、惑,目前我国高校都已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就业指导教育,突出就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指导。如有的学校已将就业指导列入教学计划,作为选修课或必选课开设,如近年來职业规划进课堂就是北京大学推进就业教育的“硬招”。学校在本科生思想品徳修养课中加入就业指导内容,重点讲述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对各类人才的素质要求便于大学生为职业生涯设计作好思想准备。所以,“求学计划”和“职业生涯设计”等类似的教育活动是学生参与率最高和满意度最高。社会教育是培养职业素养的战场。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经历了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再加上现在毕业生供过于求,很多毕业纶难以接受理想和现实的差

8、距,因而感到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学生的很多既能是通过社会教育來完成的。为促进学生就业,北京大学还加强与就业市场的互动,及吋掌握用人单位对员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