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ID:46737569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浅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浅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内40分钟的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关键词:初屮;化学;课堂有效性1・培养学习兴趣1・1第一节课闪亮登场。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o经验告诉我,第一堂尤为重耍。因此,我要精心设计,力求上得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兴趣就会大增。我先向同学作了自我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用事先填充好的氢气球放

2、飞到教室上空,下方系一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我开始提问“气球内装的什么气体?”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是氢气,“那氢气是如何制得的呢?”我接着问。同学们面带难色,我不作答,而是故意卖关子说“我再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棒点灯'的魔术吧”。同学们一听是魔术,精神放松,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其后我讲到,如果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就要学习好化学知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化学研究的对象,联系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和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告诉同学们学好化学的方法,激励他们发奋图强,为祖国的化学事业贡献

3、力量。1.2教学方法多样化。初中化学原理和计算显得枯燥乏味,识记内容较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可以引起学生兴奋感和愉快感。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如以对抗赛为例:每单元结束或临近期末考试复习,为了避免简单的知识重复再现,我先把题目写在投影上,布置学生课后准备,课上进行组与组之间、男女之间进行比赛,看谁答得又快又准,老师在黑板上记下分数,优胜的一方获得奖品。在学习被困火灾区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方法时,讣学生模拟动作: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贴近地面跑到窗口呼救。这些形式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泼,学生的应变能力有所提高,知识掌握得更加牢I

4、古I。对元素符号、化合价、酸碱盐溶解性等知识的识记可采用游戏法、击鼓传纸片等方法,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掌握关键内容。2•创设教学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景,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不良的情景会使人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干扰认识过程,降低智力活动的水平。从还生的生活经验中取材的,越贴近学生的FI常行活经验,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上“分子”一节时,教师进教室时把花露水洒在教室,然后问学生:“有什么味道?”学生异口同声刨答:“香味。”“那为什么闻到香味呢?”学生有了疑问。在这样的情景中,教师因势利导,引出了分了的概念的分了的性质。在《二氧化碳

5、的性质》吋,教师先播放一段意大利“死狗洞”的录像,学半觉得很有趣,教师就趁热打铁,让学生讨论录像中的情景,然后学生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3.加强学法指导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在课堂上演示,往往由于教室大而反应装置小,多数同学观察现象模糊,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有些实验具有装置复杂,反应中产生有毒物质,反应时间太长,不易控制等特点,一般不宜在课堂上演示或学生动手做。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借助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如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实验、用金钳轰炸原子探究原子结构示意图实验、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等,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

6、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好的教育和教学意义。在讲授《空气》一课吋,刚上课吋,我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气,要求同学们做一遍深呼吸的动作,然后引出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就是大家吸入的空气。接着,我开始引导同学们开始探究,相继提出了以下问题:1・空气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比较熟悉的,它无色无味,不容易察觉,那公,大家能否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來说明空气的存在呢?2•你知道的空气中有哪些气体?3.空气中除了同学们知道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外,还有其它气体,各种气体的比例经过科学家漫长的探究过程已经解决了。接下來,我想让大家分组尝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量空气中氧气的

7、体积比。前后相邻的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不久Z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有用木条在集气瓶中燃烧的,也有用一个倒扣在水槽中燃烧的蜡烛,通过水面上升的高度來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方法,我充分肯定同学们难能可贵的探究意识并着手实验,结果得出氧气只占1/10,远远低于科学家的1/5,同学们积极思考,得出可能是未冷却到室温的结果,针对这种可能,同学们重新做了实验,发现结果相差无儿。同学们面露难色,我及时给出提示: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什么状态?。同学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如何改进呢?一位同学提出用木棒,立即被否决了,我于是介绍了生成物是固体的可燃物一一红磷,

8、最后做了演示实验验证,交待学生某些细节上的问题还有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