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村级公益事业

浅谈村级公益事业

ID:46748307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村级公益事业_第1页
浅谈村级公益事业_第2页
浅谈村级公益事业_第3页
浅谈村级公益事业_第4页
浅谈村级公益事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村级公益事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旋,有力推动了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是解决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瓶颈方法之一,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急需解决,现结合湘阴县的实际,对如何完善村级一事一议奖补政策进行肤浅的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村组干部思想认识存在误区。自从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取消了农村税赋,开始起实行粮食种植补贴,应该说搞一事一议是很受欢迎的事,但其实不然,现实中村组干部头脑中存在“二怕”的思想:一怕“踏红线”。现在农村普遍存在一

2、种思想,认为农业稅都取消了,还谈什么一事一议,搞一事一议不是又在加重农民负担吗?由于存在这种模糊认识,导致村组干部谁也不敢冒然领头“闯红灯"、“踏红线J免得沾边追究责任不划算。各村主要领导想法比较一致,怕搞公益事业建设有举债之嫌,稍有不慎,便碰到“增加农民负担”这条红线。二怕麻烦。农村税改后,农村开展一事一议难度加大,各项程序以制度文件形式固定下来,申报手续程序较复杂,条条框框多,特别是筹资筹劳标准低要求高,劳务用工登记簿和结算单面广难度大,难以达到文件规定的要求。其次是筹资难。申报项目的村基本上是“债务村”,找村民筹

3、资困难大,有的村民说:“捐款可以,在村账上抵扣,有多少抵扣多少”,部分村民不理解,不支持,增加了一事一议工作难度,使村干部感到一事一议项目申报工作困难大,程序多、麻烦事特多,故不愿意申报。二、申请奖补程序复杂,工作程序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精髓所在,但过于精细,过于繁琐。按岳阳市农村财政管理局设计15套表格(资料目录),各村上报一事一议奖补资料必须要按15份资料上报,缺一不可。村级组织为此项目而花费的路费、油费、资料打印复印费也是不小的数目,能不能成功申报还是问号?三、政策存在先天性的缺陷。一事一议奖补范围过窄:现行政策

4、只规定一事一议奖补范围只限于:村内道路、桥梁、小型农田水利、环卫设施、造林绿化、公共文化设施以及村民认为需要且直接受益的其他公益事业建设。但在现实中,农村生产和公益事业建设远不只这些,如农村改水、改池、改电、公共饮水工程、娱乐设施改建工程等工程并不在此。对策及建议一、积极用中央省市文件精神,消除村级干部头脑中思想误区,克服“二怕”。着力提高处村干部和村民对“一事一议”奖补政策重要性的认识,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采取网络、上墙公示张贴公告、开现场会、开户长会等多种有效形式,将“一事一议”政策和“一事一议奖补”政策、法规、原则

5、、议事范围、上报程序等宣传到村、到户。着力提高处村组干部和村民的公益意识,不断强化村民的议事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农村“一事一议”规范有序开展。处驻村干部、财政干部要多深入联系村,宣讲省市有关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和程序,努力消除村组干部思想中存在的“二怕”观点,切实把一事一议和一事一议奖补政策落实到实处。二、深化完善一事一议奖补有关政策(一)完善一事一议奖补的范围。是农民自愿自发要办的事,只要占全体村民2/3以上的村民拥护和同意,可以不应受到项目限制,如有线电视、文化基础设號、农村改池、改电、村级阵地建设、娱乐文化设施改建工

6、程等项目也应纳入财政奖补的范畴。(二)完善筹资筹劳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拟采用三种筹资标准。一是按人平筹资。按省政府的文件规定,筹资标准不得超过15元,这显然过低,不适合社会发展水平的需要,根据现时生产力水平,把标准调为人平30-50元较为适宜。二是按受益耕田面积筹资。如在农村修建排水港、抗旱渠等公益事业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时,必然涉及到耕地的受益农户,这一部分农户可按受益的耕地面积来筹资,标准是可按本地现实价格核定。三是适当提高以资代劳的标准。筹劳标准,可提高为每个劳力每年不超过15标准工作日,不得强行以资代劳,农民自愿

7、以资代劳的,折资标准为每个标准工日15-30元,因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各项建设工程,都不开机械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山人海的以人工为主的农田水利等建设已渐成历史,适当提高以资代劳的标准,可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一)简化审批程序。强调村民自治,不必要的中间审批程序能省掉的尽量省掉,能简化的尽量简化,尽力为农村开展“一事一议”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二)确定奖补的标准。全省统一出台政策,对奖补口径统一,按工程造价的1/3补?还是按工程筹资额的1/3补?还是按筹资和以资代劳总额的1/3补

8、?笔者认为统一按筹资和以资代劳总额的1/3补。其理由如下:一是筹资和以资代劳有严格的政策依据可靠可查。二是便宜计算操作,便宜统计核算。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一)建立网络办公制度,充分利用各村都设有编制与政策公开查询点的便利,利用查询点的网络传送到财政所,特别是偏远山区村。(二)建立项目库,处财政将通过村民民主审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