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庭坚书法

浅谈黄庭坚书法

ID:46777184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黄庭坚书法_第1页
浅谈黄庭坚书法_第2页
浅谈黄庭坚书法_第3页
浅谈黄庭坚书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黄庭坚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黄庭坚书法刘承金政管系08级2班080802012摘要:文字是知识传递的载体,随着文字的诞生与发展,书法也就应运而生,并且随着文字的发展而发展,并进入了繁盛的阶段。而当代书法也经历了低谷、发展、繁盛的发展路程,并且在繁荣中也呈现一种长江前浪推后浪的态势。对于业余书法爱好者,要写好书法就必须了解中国古代书法,并同时临摹起一家书法,掌握书法要义与精髓并且吸收。而在古代书法家中,黄庭坚的书法虽然没有二王书法的高境界造诣,但也能独自成为一家书法。他的书体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关键字:黄庭坚书法鉴赏黄庭坚

2、,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黔安居人,晚号涪翁。生于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卒于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北宋诗人、书法家。诗学杜甫而自成一家。苏轼喜欢他的文章,以为超轶绝世,游于苏轼门下,为苏门四学子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兼善行、草书,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的影响,乂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以侧险取,纵横其掘,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一生仕途坎加j,屡次被贬。元符元年(公元1098)黄庭坚的外兄张向奏请朝廷为僻亲嫌,应迁黄庭坚于戎州安置。黄庭坚三月离开贵州

3、,顺乌江抵涪陵,再溯江西行,六月至戎州。戎州便是今犬四川省宜宾市地区,这是的他把自C比作一个“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老和尚''这与他的屡受贬嘀深受打击,环境恶劣的原因有关。在戎州(今宜宾)这段时间里,他游遍山水,在戍州地区留下不少的石刻,其中以流杯池为最。那里所存的石刻是宜宾地区最多,较为完整的石刻积聚地。这样一段文字描述宜宾流杯池:“宜宾市郊Z北,有崔科111(也名夭柱山)横亘Z际。山下,一巨石中开,形成天然峡谷,谷深20余米,谷底有清2泉缓缓流出,绕谷底没入石中,为一夭然奇观。北宋元符元年,大诗

4、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居戎州时,仿王羲Z《兰亭集序》小“流觞曲水”意境,于此凿石饮水为池,曰,流杯池"这就是宜宾流杯池。自宋以来,后人为纪念黄庭坚,相继在流杯池周围修建了“涪翁亭"、“涪翁楼"、“山谷祠"、“吊黄楼''等建筑。涪翁楼是昔FT黄庭坚读书会友、挥毫泼墨Z地,在此留下了《苦笋赋》、《荔枝绿颂》等华章传于后世。而《苦笋赋》以其俊美的行书字体格外的引人注日。此石刻字帖为行书字体,整篇字帖矫健洒脱,刚柔相济,行气揖让穿插颇具韵味。同时这块石刻同时也蕴含了颜真卿的结体,张旭、怀素的刚劲,也有黄庭坚自

5、C的特点。这篇字帖结体上内紧外松纵横逸出点画起伏跌宕,汪洋恣肆,字体开张充满意适,笔法瘦劲。从他的一句话里便可知道:“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过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晩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吏、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黄庭坚书法的结体是从颜真卿处得来,屮宫收紧,由屮心向外辐射状,纵仲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器宇轩昂,其个性十分显著,黄庭坚结合他们各白特点吸收,便独创一体—黄体。流杯池的《苦笋赋》,虽经后人维护刻画,但它却并没有失去黄庭坚书法的特点:刚

6、柔相济,气势浑厚。它的字体Z间充分体现了黄庭坚书法的基木特点,其字写得藏锋护尾,纵横奇崛,较长的笔画波势比较明显。由于黄庭坚善于把握字的松紧,因此形成了屮宫收缩四周放射的特殊形式,可称为辐射式书体。《苦笋赋》与他在黄州写的《黄州寒食卷跋》书法上相比存在有形似性,但却有着不同的特点,与《黄州寒食卷跋》相比,流杯池的《苦笋赋》在字体上比较收缩,比较清秀,但仍不失那种纵横奇崛的特点。在排版上没有《黄州寒食卷跋》那么变化无穷,曲尽妙意。《苦笋赋》不想《花气诗贴》那么豪放,那么洋洋泗泗,不像《黄州寒食卷3跋

7、》那么变化无穷,曲尽妙意,却有《花气诗贴》那种口然包笔有骨,沉着有力。同时也有《黄州寒食卷跋》那种其侧中求平衡,与倾斜中见稳定。集合两字贴的特点,同时也蕴含了口身的特点的《苦笋赋》堪称黄庭坚行书的佳作。从汉字诞生起,便有中国书法。随着书法的发展,后来者对书法的追求有了口觉地性质,在书法中注入了前人没有的艺术因素。血潢庭坚便是其中Z-,他的书法不仅有前人的书法因素,但他结合口身的特点便形成了新的书体——黄体,并为后人所称颂和学习。一个好的书法家应顺应书法本体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书法历史发展中最具有能动

8、力量,最活跃最积极的凶素,而黄庭坚做到了这点。仅是黄庭坚,那些被尊为划时代的书法大家也是遵循了这点。通过对黄庭坚的书法的了解、学习和赏析,从他成功的经历得出:一个被尊为划时代的书法人物,他们的意义在开创新的风气新的流派,给人以不同寻常的审美观念。他们的杰岀成就不仅在于承续了传统的书法精神,更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涵盖时代精神启示后人的理念。作为一个业余的书法者要想学好古代书法,就必须学习古代一家书法流派,了解并掌握其书法要义与精髓和书法结构,不断临摹,直至真正的掌握。参考文献:《屮国书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