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苍蝇密度监测及防控策略分析

病媒生物苍蝇密度监测及防控策略分析

ID:46786749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病媒生物苍蝇密度监测及防控策略分析_第1页
病媒生物苍蝇密度监测及防控策略分析_第2页
病媒生物苍蝇密度监测及防控策略分析_第3页
病媒生物苍蝇密度监测及防控策略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病媒生物苍蝇密度监测及防控策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病媒生物苍蝇密度监测及防控策略分析[摘要]目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通过对病媒生物苍蝇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的监测,为汶川开展病媒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釆用诱蝇笼法,选择屮心城区餐饮外环境2处,农贸集市1处,公园绿化带1处和居民区1处的垃圾回收点(桶)进行布放;2010-04/10,2011-03/H每月中旬监测1次。结果2010年和2011年共开展苍蝇监测16次,布放诱蝇笼80个,捕获蝇类2039只,以丝光绿蝇和巨尾阿丽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蝇类的44.87%和30.46%,不同生境中以绿化带密度最高,为67.47只/笼,其次是农贸市场,为19.45只/笼,6月和9月为

2、蝇密度高峰。结论2010和2011年汶川县地震后苍蝇种群结构以丝光绿蝇和巨尾阿丽蝇为优势种,全年蝇密度出现6和9月2个高峰,各种环境类型中以绿化带密度最高,是重点应该采取防控的环境类型。[关键词]病媒生物;苍蝇;密度监测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尸体的腐烂,垃圾填埋、处理不及时,造成苍蝇的滋生,而苍蝇边吃、边吐、边泄的习性极易传播一些相关传染病,此时消除传播媒介苍蝇是控制传染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汶川的苍蝇种类和密度开展监测调查,从而为媒介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通过定期、连续的监测,及时收集汶川病媒生物一苍蝇的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按照《四川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的耍求,2

3、010年和2011年采用诱蝇笼法对苍蝇密度进行了监测。为汶川县病媒牛物的综合防治和相关传染病的有效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1材料与方法采用笼诱法。以腐鱼内脏为诱饵。2010-04/10,2011-03/H每月屮旬监测1次。选择县城的农贸集市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块和居民区1处的垃圾回收点(桶)进行布放,共5处。布放诱蝇笼时间:上午10:00点至下午16:00点收,将蝇类冷冻处理后,分盒收集标记并进行分类鉴定,记录天气情况。蝇类密度二捕获苍蝇总数/总布笼数。2结果2.1监测苍蝇种群及英构成比2010年和2011年共开展苍蝇监测16次,布放诱蝇笼80个,捕获蝇类2039只,以丝光

4、绿蝇和巨尾阿丽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蝇类的44.87%和30.46%(表1)。3讨论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伴随生态环境的改变,病媒生物的数量,尤其种类或许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这方面还没有相关的报道;同时,使用大剂量的消毒、灭虫药,是否会出现耐药性蝇类,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汶川县地震前未开展过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因此持续有效的病媒生物监测,包括物种的监测,可以为汶川县防控病媒生物提供参考依据。监测中发现,每年6J0月是汶川的高温季节,加之地震后旅游游客增多,导致各种腐败垃圾较多,局部清理不及时,从而在这几个月丝光绿蝇和巨尾阿丽蝇密度一直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绿化带表面看到非常整洁,但

5、是在绿化带内发现不少粪便,加Z草丛根部又适宜苍蝇等病媒生物栖身繁殖,因此绿化带监测结果蝇密度水平较高。这与付学锋等人的发现结果一致[1]。农贸市场产生的垃圾未及时清理,苍蝇密度也较高。总之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给蝇类孳生提供了条件,也增加了蝇类防治工作的难度,如何管理和处理好孳生物和孳生场所,做好蝇类防治工作时我们面对的实际问题和艰巨任务[2]。通过对汶川县历年传染病疫情分析发现,肠道传染病发病构成比例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3],因此根据现场收集的信息和现场实地观察、监测的结果,对现场进行快速评估,预测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大的因子,确定病媒生物控制和消毒工作的重点[4]o同

6、时建议政府加大对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重视,建立长期系统的监测网络,卫生、城管、和环卫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沟通和协调[5],大力开展城乡综合幣治,在每年蝇密度高峰季节进行全面的灭蝇工作,特别是绿化带和农贸市场的灭蝇工作。同时要搞好绿化带和农贸市场的卫生管理,提高垃圾清运能力,做好市民健康教育宣传,改变英不良行为,以减少蝇类的孳生场所,降低苍蝇密度。通过定期连续的病媒监测,及吋将监测结果与传染病防治工作相联系,提出科学的预警,指导病媒生物的综合防治,防治相关传染病的爆发流性。消灭、防治苍蝇的根本措施是在一段时期内通过控制、减少苍蝇孳生地,采取适当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逐步降低住区苍蝇

7、密度。大面积使用喷射剂是最好的途径。根据全血可靠的监测数据,采取适合灾区的综合防治策略,才能达到最少的人力物力投入、最小的环境污染,兼顾速效与长效、最优防治效果的冃的,坚持环境综合整治与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经常性与突击性防治有机结合,切实做好蝇类防治工作,才能真正保护灾区人民的健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