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护理常规

压力性损伤护理常规

ID:46800465

大小:6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压力性损伤护理常规_第1页
压力性损伤护理常规_第2页
压力性损伤护理常规_第3页
压力性损伤护理常规_第4页
压力性损伤护理常规_第5页
压力性损伤护理常规_第6页
压力性损伤护理常规_第7页
资源描述:

《压力性损伤护理常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压力性损伤护理常规压力性损伤是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它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可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会伴疼痛感。损伤是由于强烈和/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护理评估】1.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评估:脊髓损伤患者、老年人、ICU患者、手术患者、营养不良患者、肥胖患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等。2.压力性损伤高危因素评估: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潮湿;局部皮温升高;营养不良;运动障碍;体位受限;手术时间;高龄;吸烟;使用医疗器具;合并心脑血管病等。3.压力性损伤分期评估:◆1期:指压不变白红斑,皮肤完整。◆2期:部分皮层缺失伴真皮层暴露,伤口床呈粉色或红色,可

2、表现为完整的或破损的浆液性水疱。◆3期:全层皮肤缺失,可见皮下脂肪、肉芽组织和边缘内卷,可见腐肉和/或焦痂。不同解剖位置组织损伤的深度存在差异,脂肪丰富的区域呈现较深伤口,可能会出现潜行或窦道;没有皮下脂肪组织的创面表浅,包括鼻梁、耳廓、枕部和踝部。◆4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可见或可直接触及到筋膜、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或骨头;可见腐肉和/或焦痂。常会出现边缘内卷,窦道和/或潜行,不同解剖位置组织损伤的深度存在差异。◆深部组织损伤:完整或破损的局部皮肤出现持续的指压不变白深红色,栗色或紫色,或表皮分离呈现黑色的伤口床或充血水疱。◆不可分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由于被腐肉和/焦痂掩盖,不

3、能确认组织缺失的程度。只有去除足够的腐肉和/或焦痂,才能判断损伤是3期还是4期。4.压力性损伤附加定义评估:◆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使用用于诊断或治疗的医疗器械而导致的压力性损伤,损伤部位形状通常与医疗器械形状一致。这一类损伤可以根据上述分期系统进行分期。◆粘膜压力性损伤:由于使用医疗器械导致相应部位粘膜出现的压力性损伤。由于这些损伤组织的解剖特点,这一类损伤无法进行分期。5.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1)Norton风险评估量表:24-25分有危险;19-23分中等危险14-18分较高危险;9-13分非常危险(2)Braden风险评估量表:15-18分轻度危险;13-14分

4、中度危险10-12分高度危险;9分以下极度危险(3)Waterlow风险评估量表:≥10分有危险;≥15分高度危险≥20分非常危险【护理措施】1.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1)对于长期卧床、大手术后、年老等不便翻身的患者应睡气垫床,以缓解局部压力。(2)定时变换体位,建立翻身卡,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骨隆突处长时间受压。(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定期给予温水擦浴。(4)使用各种医疗器械的,应随时观察局部皮肤粘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避免皮肤受潮湿、摩擦等不良刺激(1)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无屑。(2)翻身时,动作应轻巧,避免推、拉、拖等动作产生摩擦力和剪切力。(3)及时擦干汗液、尿液、更

5、换潮湿衣服。3.压力性损伤的处理◆1期:以缓解局部压力和保护皮肤清洁、干燥为主,切勿按摩,可选择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保护。◆2期: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保持创面无菌、湿润,避免受压,可选择水胶体敷料,如渗液明显则选用泡沫敷料。◆3期:以清除坏死组织、促进组织生长为主。可选用机械和/或自溶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根据渗液及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可选择溃疡贴或泡沫敷料;渗液较多时选用藻酸盐+泡沫敷料;疑有或已经存有感染的伤口可选用藻酸银+泡沫敷料或泡沫银敷料。◆4期:护理的关键是清除坏死组织,保持窦道内渗出物引流通畅。敷料的选择参考3期。◆深部组织损伤:严禁强烈和快速的清创,早期可使用水胶体敷料

6、,密切观察伤口变化,根据创面进展情况给予相应处理。◆不可分期:伤口清创是基本的处理原则。清除坏死组织后根据具体分期处理。4.改善营养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对进食困难者,采取胃肠外营养、深静脉营养等措施。【健康指导】1.“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被认为是最经济的压力性损伤护理手段。2.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改变,保持皮肤适度滋润,受压皮肤每2小时查看一次。3.局部采用减压和预防措施,如软枕、翻身垫、气垫床、减压坐垫等;配合医护人员局部使用新型敷料如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等,它们有减轻压力,减少摩擦,保护脆弱皮肤,促进局部血运,加强皮肤营养等作用。4.间歇性解除压力:是预

7、防和治疗压力性损伤最有效的方法。(1)如果您躺在床上,记得至少2小时翻身更换一次体位,使用软垫尽量悬空足跟或内外踝。(2)如果您长期坐位休息,记得每15-30分钟抬高臀部一次,每次至少抬空1分钟。(3)如果没有病情限制选择侧卧位或半卧位休息,侧卧时尽量选择30°侧卧位,半卧位摇高床头不超过30°为宜。(4)翻身时要抬空身体,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翻身后要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颜色、压痕、有无皮肤损伤。5.保持床铺与衣裤清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