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论文 考古学通论

考古学论文 考古学通论

ID:46826769

大小:40.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考古学论文  考古学通论_第1页
考古学论文  考古学通论_第2页
考古学论文  考古学通论_第3页
考古学论文  考古学通论_第4页
考古学论文  考古学通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古学论文 考古学通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古学通论姓名:景艳宁学号:201201010156老师:耿纪朋中国有着数目众多的考古遗址类文物,体现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遗物指的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如木器、石器等。遗迹指的是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如埋葬死者的墓穴等。遗址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所谓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目前,考古遗址保护已经成为文物保护领域的重头戏,各地掀起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热潮。遗址展

2、示已经成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手段,而文化展示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利用考古遗址公园平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对于考古遗址公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不曾中断的多民族统一国家。遗存至今的大量文物古迹,形象地记载着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进程,它们不但是认识历史的证据,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迄今为止,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4是大型古代城市遗址,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明发展过程的集中体现,很多国家把考古遗址作为文物保护的重中之重。考古遗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

3、息,集中体现了中华悠久和璀璨的古代文明,在旅游、城市和文化等建设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考古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实行标志着中国考古遗址保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推动考古遗址保护发展的新形式,为城市建设和考古遗址保护找到了一个结合点,为城市文化建设找到了新内容。考古遗址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蕴含了古代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具有种类众多、规模大、价值高和影响深远的特点.目前,中国考古遗址保护在各地正在蓬勃地兴起,利用遗址公园建设契机推进相关传统文化展示建设,不仅是考古遗址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

4、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往往是古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缩影,体现着古代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它们在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常常被人们誉为历史时代的地标,如:美国芒德维尔考古遗址被誉为世界性的历史地标,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则被称为千年古都新地标。 考古学中的年代包括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对于“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的基本含义,学术界还没有形成整齐划一的定义。学者们对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的争议,多体现在适用范围与精确度方面,主要观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些学者将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的研究限制在考古学范畴之内,他们认为相

5、对年代是考古学研究的一项特定内容。有学者认为:相对年代是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绝对年代是指遗物和遗迹形成时距今的具体年代。这也是多数考古学家的观点。考古学上,人类的历史遗存按形制分类,形制相近或相同的遗存归为一类,以某一方面的特征为标准来确定它们的标准型式。然后按照型式差异程度的递增或递减序列,排出一个“系列”,这个“系列”便代表该类遗存在时间上的演变过程。各遗存在这个系列中的位置,就表明了它们的相对年代。“相对年代”的研究就是通过考察对个考古遗存在演变系列中的位置,来判定其相对早晚关系。在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内,顾

6、颉刚“古史层累说”应运而生,以史学家的眼光重新审视经典,传统以儒家经典为主导而建构的古史观遭到质疑,旧的“三皇五帝”的古史体系彻底摧毁,从而开启了二十世纪中国古史学革命。顾颉刚等人主观目的是想摆脱传统经学的束缚,为建立“科学的中国上古史”扫除道路上一切障碍物,[1]但同时客观上也使古史学者们痛感到中国古史建设方面科学可信材料的极端贫乏和真假难辨。[2]上古史史料既然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境地,这就需要找到一种能够使中国古史学者感到相对可靠的可以使用的材料。李玄伯认为既然文献史料不可靠,只有发掘出土的实物史料才是解决古史问题唯一方法。“

7、载记既不能与‘我们’一个圆满的回答,我们只好去问第二种材料,‘古人直遗的作品’。直遗的作品直接出自古人。古人所能看见的,除了缺破以外,我们仍能看见。所以他的价值远非传抄错误、伪作乱真的载记所可比拟。现地中藏品,……设以科学的方法严密的去发掘,所得的结果必能与古史上甚重大的材料。这种是聚讼多久也不能得到的。所以要想解决古史,唯一的方法就是考古学.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另外两个直接来源则是西方与田野工作相关的科学[8]和以新材料新方法为特征的“罗、王之学”。[9]正如李济所说:“中国受传统方法教育的古物家发现甲骨文以及在中国开展田野工作的

8、欧洲科学家全力做的示范所带来的影响。这两种研究活动汇合在一起,使现代考古学在中国革新的一代中很受欢迎。”岁月如轮,也许还没有做好准备,就碾碎了绚烂多姿的梦想;流年似水,也许只是一个转身,就冲淡了深情相依的誓言。生活不相信眼泪,只有坚强,才能把自己从痛苦的深渊中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