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探析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探析

ID:46851361

大小:7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探析_第1页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探析_第2页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探析_第3页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探析_第4页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探析[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资料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方法。结果:本组病例其血肿清除率平均为84%以上。结论: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对高血压脑出血愈后恢复、降低死亡及致残率相当重要。[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JR74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c)-192-02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53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48~83岁,平均65.5岁,其中有明确高血压史45例

2、。入院时血压最高者达230/160mmHg,一般为190-210/90-120mmHg。发病距手术时间小于7h的9例,7~24h的34例。血肿部位:经脑CT扫描确定,基底节出血41例,脑叶出血12例,其中破入脑室者7例。根据CT片,按田氏公式[T=tt/6x2(长轴)xS(短轴)x层数]计算血肿量,本组血肿量30-110ml,平均70ml。临床症状:术前神志清醒者6例11.3%),嗜睡状态12例22.7%)浅昏迷22例(41.5%),深昏迷13例(24.5%),其中有脑疝者4例。GCS评分:13~14分7例,9~12分19例,6~8分21例,3~5分6例。1.2方法行微创颅内穿刺+尿

3、激酶溶解引流术28例,包括6例侧脑室外引流术,小骨窗开颅15例,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1.2.1微创穿刺引流术根据CT片选出血肿最大层面,取血肿中心与头皮最近点为钻孔点(避开重要功能区),测量此点与血肿中心部位的距离,选择合适长度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头部消毒后,注射局麻药,用电动颅钻驱动穿刺针直接穿透颅骨。退下颅钻,拔岀金属钻芯,插入配套塑料针芯,将穿刺针推入血肿中心部位,拔出针芯,接引流管,用5ml注射器缓慢抽吸半液态血肿,对抽吸困难者,用血肿粉碎针用生理盐水等量冲洗。至引流液明显变浅时,注入含尿激酶1万~2万U的生理盐水2-3ml,夹闭引流管,4h后开放引流。冲洗、抽吸、液化

4、(用药)的次数根据复查CT颅内血肿量而决定,至血肿消失70%〜80%时,闭管观24h,如无异常情况可拔除穿刺针。1.2.2小骨窗开颅术局麻或全麻气管插管,根据CT或MRI定位,于头皮距血肿最近处(避开重要功能区M故4.5cm左右直切口,直达骨膜,用乳突牵开器,撑开头皮各层,钻颅孔,扩大骨窗直径约3cm,叶”字切开硬脑膜,脑针穿刺探查血肿,见陈旧性血流岀,抽出血肿液态部分,边止血边切开少许脑皮质后探入血肿部位,用窄脑压板轻轻牵开,逐步深入,彻底或大部分清除血肿,残腔壁直视下彻底止血,术毕后,血肿腔内放置一枚橡皮管引出颅外,术后24~48h拔出。如有合并脑室出血者行侧脑室外引流,引流管于

5、3〜5d拔除。1.2.3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适用于血肿量大或有脑疝的病例。全身麻醉选距血肿位置最近部位,头皮行马蹄形切口,骨瓣开颅后,切开皮层2~3cm进入血肿腔彻底清除血肿,认真、可靠止血。血肿残腔放置引流管,去除骨瓣减压尽量靠近颅底,保护好侧裂血管,使之得到进一步部分松解减压。2结果本组53例中术后经脑CT复查,50例血肿清除率[(术前出血量-拔针、管时残留血量)/术前出血量]平均达84%O其中微创颅内穿刺+尿激酶溶解引流术(28例)血肿清除率达73%-86%,平均80%;小骨窗开颅术(15例)血肿清除率达84%-88%,平均86%;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10例XII肿清除率达8

6、3%-87%,平均为85%。本组4例7.5%)再发出血。术后死亡5例,(3例脑疝病例,1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糖尿病肾衰),死亡率9.5%o生存48例,生存率90.5%o术后2d〜3周神志清醒者37例(77%),嗜睡状态6例(125%),仍浅昏迷5例(10.5%)。GCS得分平均升高约4分。3讨论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基底节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部位,出血一般多是高血压伴脑小动脉瘤,血压骤升使动脉破裂所致[1]。其致残率、死亡率较高。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每年发病率在(50-80)/10万,以前在内科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50%-70%,外科开颅手术治疗的病死率在25%~30%[

7、2],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疗效优于内科治疗,已得到临床证实。很好地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方式、早期采取手术措施,对提高治愈率,改善脑出血病理性恶性循环起关键作用。据文献报道,高血压脑出血发病20~30min即可形成血肿,而后逐渐停止,3~6h神经元损伤和代谢障碍属于轻度阶段,出血6〜7h血肿周围开始脑组织发生变性、坏死继发出血出现渗岀及水肿,24~48h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加重[3]。血肿造成不可逆性损害多在出血后6h以上。因此多数学者认为手术时机趋向于超早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