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病26临床诊治研究

高血压性脑病26临床诊治研究

ID:46851427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高血压性脑病26临床诊治研究_第1页
高血压性脑病26临床诊治研究_第2页
高血压性脑病26临床诊治研究_第3页
高血压性脑病26临床诊治研究_第4页
高血压性脑病26临床诊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性脑病26临床诊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性脑病26临床诊治研究摘要目的总结高血压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7月采用个体化方案治疗26例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例高血压脑病患者经降压及对症处理后,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血压降至目标血压范围,复查眼底,血管痉挛均得到改善。结论高血压脑病的症状虽然较重,但若能及时准确诊断与治疗,大多数预后良好。关键词高血压性脑病诊断治疗预后中图分类号R54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7-03高血压脑病是由于血压骤然

2、升高引起的一种一过性急性全面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急症,病情凶险,表现为严重头痛、意识障碍、抽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26例高血压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高血压性脑病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62〜80岁,平均(60.3±9.8)岁。发病时间3小时至2天。1.2基础疾病原发性高血压19例,急性肾小球肾炎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例,子痫和慢性肾盂肾炎各1例。1.3临床表现剧烈头痛、头晕22例,恶心、呕吐20例,意

3、识障碍19例,视物模糊、复视7例,偏侧肢体无力4例,偏侧肢体麻木3例,抽搐6例。1.4辅助检查23例病人脑电图检查见弥漫性慢波。20例CT检查可见顶、枕交界区低密度,2例见基底节区腔隙性灶,3例MRI检查见顶、枕交界区T1稍低信号和T2稍高信号。1.5诊断依据1)有原发性高血压、肾脏疾病等病史或其他引起血压升高的病因。2)有急性头痛、抽搐发作、意识障碍三大主症,或伴有黑蒙、偏瘫失语等。3)眼底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神经水肿、出血、渗血,或视网膜动脉痉挛。4)血压增高达180/120mmHg,平均动脉压150mmHg以上。5)脑脊

4、液清晰,压力可增高。1.6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入院后即给予低至中流量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头抬高15。〜20°,持续心电监护,每隔10〜15min测血压1次,同时留取血液、尿液进行相关检测。烦躁不安者给予安定10mg或肌注苯巴比妥lOOmgo选择合适的短效静脉降压药物,依据患者不同临床特点确定目标降压值,在2〜4小时内将血压降至140〜160/90一llOmmHg,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130mmHgo所有降压药物均经微泵静脉输入,根据血压下降情况进行精确用药调节。对出现明显颅内高压症状与体征者给予速尿40〜80mg静注,或快速静脉

5、滴注20%甘露醇250mL,每6小时1次。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者给予冰帽头部降温。病情缓解后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状况选择不同的口服降压药进行后续治疗。2结果本组26例高血压脑病患者经降压及对症处理后,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血压降至目标血压范围,复查眼底,血管痉挛均得到改善,其中1例可见视网膜出血、渗出物明显减少,视力及视野恢复。1例死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讨论高血压脑病是急诊科常见危重病症。多以失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身心劳累、寒冷刺激、内分泌失调等诱因发病,造成血压急骤升高,若不及时救治,往往骤变为中风、痫

6、病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如及时急救处置可使病情得以好转。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头痛、恶心、呕吐、黑蒙、视物模糊、烦躁、意识模糊、嗜睡和癫痫发作等,出现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者不多见。高血压脑病是血压急骤升高而发生的血管源性脑水肿,可见于任何原因造成的动脉性高血压。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自动调节崩溃学说”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当血压突然增高超出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时,脑血管由收缩变为被动扩张,脑血流量增加,灌注过量,血管内液体透过血脑屏障漏出到血管周围间隙,导致脑水肿。高血压脑病的头部影像学改变为水肿所致,头部CT和MRI可表现为弥漫性的白质水

7、肿,累及灰质少见,可有占位效应。病变以顶、枕叶白质为主,呈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病变广泛时也可累及颖叶、额叶、基底节、小脑和脑干。大部分患者CT及常规MRI检查即可发现病,灶,CT呈低及稍低密度,MRI呈T1稍低、12稍高信号。高血压脑病发病急、变化快,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急性期主要是指起病急骤,病情在短时间内明显加重,如经及时合理治疗,一般在3天至1周明显好转。恢复期即指急性期过后的一段时期,此时病情相对稳定,症状相对较轻,病情趋于恢复,时间长短因人而异。高血压脑病如不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可因脑疝、颅内出血或持续抽搐死亡。其

8、治疗原则是尽快降低颅内压,控制抽搐,减轻脑水肿。本研究采用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伴随疾病,选择适宜的药物和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总之,高血压脑病的预后取决于病因和是否及时治疗,发病时虽然症状险恶,但若能及时准确诊断与紧急处理,通常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