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德育工作开展的情感路径探析

高职德育工作开展的情感路径探析

ID:46851656

大小:7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8

高职德育工作开展的情感路径探析_第1页
高职德育工作开展的情感路径探析_第2页
高职德育工作开展的情感路径探析_第3页
高职德育工作开展的情感路径探析_第4页
高职德育工作开展的情感路径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德育工作开展的情感路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德育工作开展的情感路径探析【摘要】本文笔者通过对情感教育以及情感教育在高职德育工作屮功能的再认识,形成了情感教育的一些基本观点。在分析了当前高职德育丁作中情感教育的偏失与困境的基础上,对在高职德育工作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关键词】高职德育情感教育【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4-4810(2013)27-0027-03正处于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高职学生是德育的对象,高职德育旨在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素质,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人才综合素质的

2、竞争,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稳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学生情感的影响是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因此,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把情感教育融入高职德育工作之中,不仅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搞好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对情感教育的再认识1・情感,不容忽视的教育层面著名学者朱小蔓在莫所著的《情感教育论纲》中指出: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也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并从不同视野关注它、探索它。例如,文学家笔下的“情”是一个宽广的领域,既

3、冇丰富的情绪,也冇产生复朵情感的情境,更有内心体验;哲学家思维中的情感是人生欲求的系统,它包括情欲、情绪、情感三个不同的层次;心理学家把情感看做是人的态度和体验;教育学从人全面发展的角度关注情绪、情感研究,认为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层面。可以说,情感是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人的情感不是自然成熟的,而是在教育促进下发展、成熟的苏联教育家阿扎罗曾指出:“在情感世界里,任何什么东西也不会自然地产生,因为这是与学习或者其他工作一样复杂和费力的心、脑、精神工作/因此,人的情感发展离不开教育。我国情感教育,源远流长,是从古至今很多教育家直接追求的冃标,主张真、善、美统一于

4、人格。实质上情感教育,就是指通过情感交流触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人们在相互依赖、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二情感教育在高职德育中的功能现今高职的思想政治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情感影响的主要课堂。就情感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而言,普遍存在这样的共识,概括起来,在培养学生道徳品质的过程中,情感化的道徳教育有以下儿个作用:1•动力功能即情感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消极因素,强化积极因素。单纯的“理论式”政治课教学,容易造成枯燥或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而情感教育会

5、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努力去构建个人整体奋发向上的人格特征。2.强化功能情感具有巩固或改变个人行为的效能,个人行为会因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得以巩固,也会因受到消极的情感体验而获得改变。例如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或表扬后,会延续自己的行为,甚至做得更好;如果受到否定或批评,他就会有所收敛甚至后退。对于德育而言,巩固已有的德育效果非常重要。3.调节功能情感教育能通过调节情绪状态来影响认知对象的范围以及认知的结果和程度,把学生的兴奋点调控在适度的层面上,引导其对周围事物形成正确的认识,能辨明是非、真假美丑,产生情感体验,提高认识水平。4•信号功能一个

6、人的情感能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号传递的效能。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一些很难溢于言表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会通过一定的情绪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來,这就使得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三当前高职德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偏失与困境1•偏失事实表明,长期以来,我们削弱了情感的固有功能。有学者提出,高职德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偏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德育工作主体性不明。在高职德育工作中,真正占主体地位的应该是学生。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学生看做是一个接受各种思想和道德教育的概念、原则和规范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最终只能把学生培养成缺乏个

7、性的人。第二,德育工作过于超现实。德育工作首先应该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而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远离了现实生活,成了“空中楼阁”。许多德育工作者总是想把本来普通的人提高或培养成为不同常人的“圣人”,但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用“圣人”的道德标准來要求所有普通人,也就是说,我们不是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人”,而是在培养远离现实生活的“超人”。事实上,我们所着力强调的高层次的道德,最后就变成没有道德情感、缺乏道徳意志的一个抽象的东西。第三,德育T作忽视了人性本质。过去我们的德育教育向学生传递和灌输的都是一些枯燥乏味的道德观念、原则、规范等,而这些东西却忽视了人

8、性本质中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