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

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

ID:46853702

大小:6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_第1页
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_第2页
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_第3页
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_第4页
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作者:刘西强,崔德强,哇冬蕾【摘耍】从温胆汤适用的体质类型、主治疾病谱以及加减法方面介绍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并分析其治疗头晕、精神分裂症、便秘等3则典型病案。黄煌教授强调在运用温胆汤时,应考察患者体质类型,判断“病”是否属于温胆汤的主治疾病谱,使得方药的加减有法有度。提示审证治病时,可借鉴黄煌教授的方证相应思想及其“方一病一人”方证三角为指导的临床思维。【关键词】温胆汤头晕便秘精神分裂症黄煌黄煌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医学院名誉院长、江苏省名中医,是中医教育界知名学者和经方家,在经方医学和中医学术流派等方面颇

2、多建树。笔者有幸随师门诊,现将其运用温胆汤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温胆汤适用的体质类型、主治疾病谱及加减法度温胆汤源于南北朝名医姚僧垣之《集验方》[1],后被《备急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引用[2]。《备急千金要方》记载:“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3]。宋代医学家陈言的《-:因极一病证方论》载温胆汤,其药物组成较《备急千金药方》增茯苓、大枣,言其“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虚寒故也,此药主之。乂治惊悸”[4]161,或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

3、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4]194。后世医家常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载方基础上随证加减,应用甚广。黄煌教授临证运用温胆汤更强调患者体质类型以及主治疾病谱,使得方药加减有法有度。1.1辨体质用药黄煌教授认为中医是治疗“患病的人”,这个“人”就是整体,就是全身。未识方证,先辨“药人”,即辨别某种药证方证出现频率较高的体质类型[5]。而体质判断要保持客观性。体质由外观特征和好发症状两大块组成。外观特征包含体型、皮肤(包括面色、唇色)、肌肉松紧、行为特征、精神特征、腹壁形态和软紧、舌苔、脉象等;好发症状是指患者过去一定时期内容易

4、或经常发生的症状[6]。其屮望诊很重要,一般从患者进入医者视线就已开始,观察内容包括形体、肌肉、肢体动作、表情、面色、唇色、衣着、谈吐等。温胆汤适用的体质类型为:中青年多见;营养状况较好,体型中等偏胖;肤色滋润或油腻,或黄暗,或有浮肿貌;主诉甚多,却无明显阳性体征;平素情绪不稳定,对外界刺激较敏感;易出现咽喉异物感、恶心、呕吐、黏痰、头晕、心悸、失眠、焦虑、多疑、恐惧、忧虑、抑郁、多梦、晕车、恐高、害怕小动物等。1.2主治疾病谱疾病的病名可以是中医的,也可以是西医的,但必须具有明确的含义和范畴,不能太笼统,必须有临床指导意义。只有明确疾病诊断,才能

5、区别用药,才能使治疗更有针对性和可重复性。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方药的主治疾病谱,然后通过临床检验,不断对疾病谱进行修正和评价。这种疾病谱的确立便于医生间的交流,能让医生的经验更好地传播和积累。黄煌教授用温胆汤治疗的常见疾病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恐惧症、更年期综合征、产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幻听、临界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神经官能症、室性早搏、心律失常、抽动症、近视、弱视、失眠、眩晕、头痛、胃炎等。1.3加减有法有度常规的加减法:加黄连,适用于胸闷烦躁、心律偏快、失眠者;合半夏厚朴汤,用于伴有咽喉异物感、腹胀者;合梔子厚朴汤,用于伴有口干、胸闷

6、、焦虑、腹胀者;合酸枣仁汤,用于伴有精神恍惚、失眠而脉不滑、舌不红者,该类患者多为处于更年期的中老年妇女;加麻黄,用于伴有乏力、精神萎靡、脉缓者。2病案举例案例1:张某,女,34岁。2008年10月14日初诊,患者40d前意外流产,就诊时诉头晕,纳谷不香,眠差,梦多惊恶,常有恶心感和乏力感,舌红苔薄,脉弦。有眩晕发作史。诊断:头晕(证属痰饮内停而上扰)o处方:姜半夏15g,茯苓15g,陈皮10g,生甘草3g,枳壳15g,竹茹6g,干姜6g,红枣20go每天1剂,水煎服。服14齐!J后复诊,诉头晕消火,余症明显改善。按:本病案体现了辨体质用药的重要性

7、。笔者详细记录了患者就诊吋的情形:中等偏胖,皮肤口晰而有光泽,两眼圆而光亮,眼神和表情透出抑郁和冷漠。其父代诉病情,间中能恰当地补充,语声低柔。由此提示患者身体素质尚好,注重形象,谨慎细心,情感丰富。其体型、皮肤、好发症状、行为特征、精神特征都符合温胆汤体质,故用温胆汤治之可取效。案例2:王某,男,15岁,2008年5月24日初诊。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已2年,就诊时见懒言少动,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嗜睡,易疲,多汗,流涎,手足颤,舌颤,易烦躁,易激动,夜鼾,舌淡润苔白,脉滑数。实验室检查提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偏高。察其面色较暗,体形肥胖。诊断:精神

8、分裂症(证属经气不利,痰饮内停,清阳不升)O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处方:生麻黄10g,制附片20g(先煎1h),北细辛10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