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鉴定重点总结_北中医

中药材鉴定重点总结_北中医

ID:46860985

大小:14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28

中药材鉴定重点总结_北中医_第1页
中药材鉴定重点总结_北中医_第2页
中药材鉴定重点总结_北中医_第3页
中药材鉴定重点总结_北中医_第4页
中药材鉴定重点总结_北中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材鉴定重点总结_北中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材鉴定重点总结中药材的品种是指中药材來源的多样性,中药材的品种來源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晶种为真,即正品,中药材的品种來源符合省市地区标准的,为地区用药;不符合以上两种标准的是伪品或混淆品种,或民间用药。中药材的真伪是指品种的真伪,中约的优劣是指质量的优劣。“优”是指质量符合国家约品标准规定的中药;“劣”是指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中药中药材品种混乱的主要原因:•一药多种来源,本末难分;(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本草记载不详,传之有误•地方用药习惯不同•历代品种变化•有意掺伪作假,以假充真1•产地2.中药栽培3.釆收加工方法4.储藏运输5.

2、认为造假二、历代本草本草著作成书年代著者载药数主要特点《神农木草经》西汉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730种为最早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并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新修本草》唐代李勣苏敬850种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图经木草》宋苏颂为我国最早的版印墨线药图,为后世木草图说的范本,为现今本草考证的重要参考书之一《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1746种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为研究古代药物最重要的典

3、籍之一。《本草纲日》明代李时珍1892种对屮药学贡献最大,是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药学文献本书按药物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木草纲Fl拾遗》清代赵学敏•12申9不拾遗补正《木草纲H》。《晶珠本草》清代蒂丹措2294种载青海、西藏东部、四川西部药材2294种,是历代收集藏药最多的典籍《植物名实图考》清代吴其濬1714种植物学方面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典籍。三、各类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①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大黄)。半夏、太子参、盐胡索、浙贝母可在夏季采收。%1茎木类:秋、冬季采(人血藤)。与叶同用

4、,花前期或花盛开期(忍冬藤)O木类全年采收(降香、苏木)%1皮类:春末夏初(清明至夏至)采收(杜仲)。少数秋末冬初(川楝皮、肉桂、牡丹皮)%1叶类: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花前期或花盛开期)采收采集落叶(银杏叶)。%1花类:花蕾期或花初开时(辛夷、金银花)采收或花盛开时(洋金花)采。%1果实种子类:在口然成熟(瓜葵)或近成熟时(青皮、枳壳)采收;种子类: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1全草类:在茎叶茂盛时采割(薄荷、细辛)初春采(茵陈)嫩苗,开花时(益母草)采。%1菌、藻、地衣类:茯苓(立秋后),马勃(子实体刚成熟时),冬虫夏草(夏初子实体出土孑包子未

5、发散时),海藻(夏、秋),松萝(全年)%1动物类:桑鳏獵(三月中旬前),鹿茸(清明后45〜60天),蟾酥(春秋季节),哈蟆汕(白露前后),贝壳(夏秋),蛇蜕(春末夏初)%1矿物类:全年采挖四、屮药常见的加工方法:%1拣、洗、漂(半夏、附子、肉从蓉):新鲜药材去泥沙杂质及非药用部位,初步分级,漂毒性成份%1切片(大黄、鸡血藤、木瓜)、去皮:大的根及根茎、坚便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趁鲜切成快片,以利干燥,去皮主要用于果实种子类、根及根茎类、皮类药物,豆蔻、草果不去壳%1蒸、煮、烫:适用于含粘液质、淀粉或糖类成份较多的药材%1熏硫:使药材色泽洁白,

6、防止霉变,如山药、白芷、川贝母%1发汗:将药材微火烘至半干或微蒸煮后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外溢,药材变软、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称为发汗。如厚朴、玄参、续断,杜仲、茯苓(5个)%1干燥:tl的:除去新鲜药材屮大量水分、避免发霉、变色、虫蛀以及有效成分分解和破坏,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方法:(晒干、烘干、阴干、焙干、远红外加热、微波干燥)烘干温度50〜60度,含维生索c的多汁果实类70〜90度,含挥发油或保留酶活性的药材不适用(杏仁、薄荷、介子),含淀粉并须保持粉性,要缓慢升温。阴干适用于含挥发油成分较多的药

7、材。%1挑选分等五、中药的贮藏中药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①虫蛀②霉变③变色④走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的变化称为“走油”。与温度高、湿度大、时间久有关(如柏子仁麦冬、天冬、枸杞子)⑤风化(芒硝、明矶、胆矶)⑥自燃(柏子仁、海金沙、紫苏子、菊花、红花)中药的贮藏和防治变质的方法:1、仓库的管理:贮藏的方法可根据药材的特性分类保管:%1剧毒药与非毒性药材分开,专人管理。%1容易吸湿霉变的约材注意通风干燥。%1容易口燃的药材不能堆垛太高,应特别注意通风干燥%1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易虫蛀的药材,

8、应贮存于容器中%1贵重药材应与一般药材分开,专人管理%1有效成分不稳定的不能久储2、储藏方法:%1经验贮藏(泽泻与丹皮、薪蛇海马与花椒樟脑,瓜篓与哈蟆油)%1冷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