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验检查

常用实验检查

ID:46884663

大小:131.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1-28

常用实验检查_第1页
常用实验检查_第2页
常用实验检查_第3页
常用实验检查_第4页
常用实验检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实验检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用实验检查[教学要求](2)熟悉血液、尿液、粪便一般检查的止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的临床意义;肝、肾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临床常用牛物化学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常用免疫学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3)了解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标本采集和临床意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时数][教学内容]第一节血液检查一、血液的一般检查(一)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1.标本采集法微血管采血。2.参考值见表10-1-1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成年男性成年女性新生儿红

2、细胞计数(X1012/L)4・0~5・53・5~5・06・0~7.0血红蛋白(g/L)120~160110~150170~2003•临床意乂(1)红细胞与血红蛋口减少:红细胞与血红蛋口减少通称为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屮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参考值低限。1)生理性减少:妊娠中、后期为适应胎盘血循环的需要,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血浆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某些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造血功能明显衰退所致。也可见于婴幼儿、15岁前儿童。2)病理性减少:可由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或红细胞丢失、破坏过多等原因引

3、起。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等。3)其他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霍奇金病、器官衰竭等。(2)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屮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参考值高限。1)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常因血浆中水分丢失,使血液中有形成分相对增加所致。如连1续呕吐、频繁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2)绝对性红细胞增多:常因各种生理、病理原因引起的缺氧所致,生理性见于胎儿、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的体力活动;病理性见于严重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二

4、)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1.标本采集法微血管采血。2.参考值1)白细胞计数成人(4-10)X109/L(400010000/mm3);6个月~2岁(11^12)X109/L(ll000-12000/mm3);新生儿:(15~20)X109/L(15000~20000/mm3);2)白细胞分类计数见表表10・1・2白细胞分类计数名称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百分数(%)1~550~700・5~50~120~403~8绝对值(X109/L)0.04~0.

5、52~70.02~0.50~0.10.8~40.12~0.83.临床意义白细胞数高于10X109/K10000/mm3)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X109/L(4000/mm3)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总称。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分,各种细胞功能有所不同,具有吞噬微生物、衰老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致敏红细胞和细胞碎片,以及分泌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等功能,计数值的多少可以反映上述功能的一般情况。由于外周血中白细胞的组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口细胞的增多或

6、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相同意义。(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当机体某一部位受到细菌侵犯时,它便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侵部位行使杀菌功能。1)屮性粒细胞增多%1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妊娠及分娩时、寒冷、酷热、饱餐、剧烈运动后等,多为一过性。%1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组织损伤或坏死,如手术、创伤、烧伤、心肌梗死等;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中毒,包括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7、化学物质或化学药物中毒;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等。2)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伤寒杆菌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非白细胞性白血病等;化学药物副作用或放射线损伤,如使用抗肿瘤和抗甲状腺药物、X线和镭照射等;脾功能亢进、过敏性休克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正常周围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的分叶核占多数,可见少量杆状核,杆状核与分叶核的正常比值为1:130%1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

8、移。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或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1核右移:周围血液中5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3%时称为核右移。常见于造血物质不足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4)中毒颗粒:在较严重的化脓菌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情况时,中性粒细胞浆屮出现粗2大的分布不均匀的黑蓝色颗粒,称为中毒颗粒。(2)嗜酸性粒细Beosinophil,E):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尊麻疹、血清病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和钩虫病;皮肤病,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