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

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

ID:46943849

大小:11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30

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_第1页
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_第2页
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_第3页
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_第4页
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人类跨入21世纪,全球新经济面临两大趋势: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对前者,我们正在加深认识与实施中;对后者,我们的认识与实施均很不够,必须急起直追。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以立法规范循环经济具有现实创新意义。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recycleeconomy)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少数发达国家中出现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根据生态科学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使经济活动同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相结合,也就是走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内在化的路子。循环经

2、济与循环变动并非一回事,它并不是产生周期性盛衰起伏,交替波动的那种社会经济。循环经济也不背离一般经济活动模式。马克思早在19世纪中叶所著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已精辟分析过“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④马克思当年并未遇到全球生产发展带来的环境退化与恶化问题,因此,他的经济分析并没有考虑环境因素与环境价值。今天的循环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再生产+生态思维。其经济活动具体化为资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再生资源,力

3、求不生产或少生产废弃物,并从根本上争取解决资源枯竭问题,达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与和谐。因此,可以认为,循环经济是我们“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⑤的最佳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其基本要点是:以生态思维作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总体设计,使经济活动像生态系统那样,自我调节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做到综合、反复利用资源,变以往末端治理污染为源头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以保护自然环境,从而产生最大社会效益。11>.生产。经济过程总是从生产开始,是再生产中的主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人们接触自然,作用

4、于自然,使资源成为产品。但今天的经济活动中有50%的自然资源被当成废物处理,⑥“用完就扔”(一说随原材料不同有20%-7><80%比例的废物)。循环经济步入生态途径,一直到消费阶段,可充分利用废物,形成循环圈,产生新的生产能力。2.分配。生产决定分配,在分配过程中形成正当的生态动力。市场经济在本质上要体现效率与社会公正,同时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如果在分配上富人有制造“生态失衡”的特权,穷人无力购买“生态产品”而威胁到健康,这就有失社会公正。因此,在循环经济中的分配阶段上,同样需要生态平衡的调节。3.交换和流通。在这个阶段

5、上,根据循环经济的要求,鼓励与促进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产品、资金与资源的流通,反之,有碍生态环境,则加以限制与禁止。财政与金融同样要介入生态思维。4.消费。变“用完就扔”为“重新利用”资源,末端治污变成不生污染或少生污染,而且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在生态系统中互相作用,形成新的生态再生产。二、循环经济的取向与法律定位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冲突的最佳发展模式,但是实施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主要是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大;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成熟;市场机制健全,资源配置秩序正常;科技与

6、管理人才充沛;公众环保意识强,形成绿色消费普遍倾向;等等。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全面推行这种模式,条件尚不具备。尽管我国从1952年到19<89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6倍,而能源消耗却增加了14.9倍,有色金属消费量增加了23倍,这些都明显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水平。其中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主要产品如单位能耗高出国际先进水平1—4倍。⑦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科技、教育还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弱,人才不足。水和石油等重要资源短缺,部分生态环境恶化

7、。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然突出,更有一些领域经济秩序混乱,贪污、腐败严重。人口压力大,失业下岗比例高,收入差距拉大。⑧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在这种国情下,我国在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清洁生产方面已经作了探索与起步。从1993年起,国家就进行清洁生产试点。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把推行清洁生产作为优先实施的重点领域。2001年3月的“十五计划纲要”规划要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和治理环境,推行清洁生产,推行绿色消费方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历史发展经验,理应作进一步的设想、规划、试点与立法。

8、因为:第一,当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时,我国正在实现现代化建设,可以借鉴他们,不必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不经济的老路,更加重视最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二,《中国21世纪议程》中已有《清洁生产法》、《清洁能源法》立法设想,现已在草拟中。因为清洁生产、清洁能源是循环经济中的主要环节,因此可以说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