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议论文正稿

审时度势议论文正稿

ID:46961928

大小:71.42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2-01

审时度势议论文正稿_第1页
审时度势议论文正稿_第2页
审时度势议论文正稿_第3页
审时度势议论文正稿_第4页
审时度势议论文正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时度势议论文正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审时度势青蛙与雄鸡比赛歌喉,青蛙唱了一整夜,却被评“聒噪,非时”,而雄鸡在快天亮时唱了一遍,得到了“动听,知时”的好评。雄鸡在适当的时候做了适当的事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见,懂得审时度势才能打开通向成功的大门。在风起云涌的商场,时机如白驹过隙,一不留神就错失良机,所以审时度势很重要。陈天桥,在面临人生抉择时,放弃大家眼中的“铁饭碗”,把握住网络的商机,创办网络公司,凭着自己的智慧、眼光、勇气和执着闯入商场,在短短的五年里把50万资产变成了150亿,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富翁。成就一番事业,不单单只靠勇气、学识和拼搏,更重要的是审时度势,把握机遇。陈天桥用他的事例告诉我们,并不是我们没有遇到成功的机

2、会,而是我们在机会面前应该懂得审时度势,选择做适当的事情,才能获得成功。毕加索懂得审时度势,明白时代需要他做什么,迎合时代并在世界上取得了极高荣誉,不断以新的视角看待物体。他的一生风格多变,但均被人们认可,是因为他的才华,也因为他的审时度势。鲁迅学医为拯救人民,但他渐渐明白精神上的麻木远比身体上的虚弱可怕,于是他弃医从文,决心从精神上唤醒麻木的国民,一本小说《药》成为了唤醒心灵的一剂良药。鲁迅审时度势,在国家危难关头,做出了一个漂亮的选择。回望历史风流人物,他们的成功无一不是因为懂得审时度势。他们如雄鸡一样知时,顺应形势并抓住时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美妙的歌声。然而有些人却如青蛙,做事不能审时

3、度势,终留下了遗憾。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牛顿,在他的后半生因不能审时度势而葬送了前程。他花了大量时间力图从上帝那寻找大体运行的“第一推动力”,并冷淡了对科学的奋求,追求飞黄腾达。牛顿因为没有审时度势,在生命中留下了遗憾。人生就如一场歌唱比赛,谁能审时度势,谁能适时高歌,谁就可能是赢家。让我们做知时的雄鸡,审时度势,把握人生的机遇,高歌一曲。文/陈禹霏篇二:专题十六议论文阅读专题十六议论文阅读,五年中考命题规律①近5年来,贵阳只是在2011年考查过议论文。题量5题,总共12分,所涉及的考点有用成语概括文章主旨、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论证方法、仿写、补充论据等。②预计2016年贵阳中考,有可能

4、涉及到议论文的考查,考点不会有较大的变化。,贵阳五年中考真题及模拟凡事皆有度(2011贵阳中考)①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凡事皆有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保持液体状态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②人生活在“度”中。人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还有幸福和快乐可谈吗?他还可能有所作为吗?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

5、由。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做人做事,为人处事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几乎处处可见。③例如说话的分寸。话不可不说,不可多说。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人有双耳双眼一口,那就应该多听多看慎言,言多必失。”开玩笑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但是忌过度,一过度必伤感情。幽默的言谈令人快活,一过度就变成庸俗或是尖刻。④例如对美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就是适当。”宋玉在他的作品中描写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恰到好

6、处才是美,而过分或不及则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⑤例如对善的理解。对人怀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举,的确是人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处才是善。父母对子女的真爱应该是教人自立,激人自强。过度的爱反而会害了子女。行善的范围也要讲究度,岂能像唐僧那样对妖怪讲慈悲,岂能像东郭先生那样对恶狼讲善良,岂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农夫对毒蛇讲怜悯。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⑥“度”是大学问。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在他们的学说中都有对“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讲“度”。例如量变到一定程度下才会发生

7、质变。儒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张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佛学谈心理平衡;达尔文谈“适者生存”。可见,守度不是人生小技巧,而是人生大本事。⑦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不错,人的智慧在读书中会得到启迪,经常读书会使人更睿智,这是不争的事实。读书也有“度”。书不可不读,书又不可滥读。书,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如果死读书,读死书,那么“尽信书不如无书”。⑧我们的身边处处是“度”,艺术讲究度,科学讲究度,生活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