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例文3

读书笔记例文3

ID:47017028

大小:19.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7

  读书笔记例文3_第1页
  读书笔记例文3_第2页
  读书笔记例文3_第3页
资源描述:

《 读书笔记例文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个人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广电###班###学号###########如果不是因为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或许我很难会去阅读这样的一些材料,开始读起来是有些生涩难懂,但是经过学习和查阅资料,我竟然也开始慢慢理解了其中的深刻含义。我利用业余时间读了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原文。我了解到这则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的,原本未打算发表。后来到1888年,恩格斯在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前找出了这篇提纲并作了一些修改,和《终结》一并公开发表,才让这篇思想精华得以问世。虽然这篇提纲字数很少,内容短小,但是对后世很有意义。比如恩

2、格斯曾评价费尔巴哈的《提纲》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句评价就很能反映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从《提纲》精简的十一条可以看出,马克思着重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下面来说一下我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具体理解,与其大篇幅的列举主要内容,不如将内容和理解放到一起:一、实践是什么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陷《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的第一条马克思指出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缺点,提出了它们都没有将对象当做(作)实践去理解。第五条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第九条直观的唯物主义,即

3、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现在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出真知。学过本门课程之后,我了解到,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活动是由实践的主题(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组成,组成的这些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实践的观点是现在马克思主义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些跑题)由此可见马克思之前的那些唯物主义不把对象当做(作)实践来看的,都是不完整的,是存在缺陷的。(为什么?)二、实践和人的

4、关系《提纲》中第二条第三条、第七条都提到了人,第二条,马克思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第三条中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第七条,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人是具有理性思维的,人们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我们都可以知道动物和人之间很大的区别就是动

5、物只是本着生物本性生存,而人类却是通过思考和实践,并且从中不断进步的。第二,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因为人是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从而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改造对象的。第三,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更加注重了人的主体性,他将实践看做(作)了人的对象化活动。一、实践与社会生活第四条,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需要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第六条中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他没有对这种人的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为费尔巴哈只能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把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

6、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第八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费尔巴哈生活在19世纪,那时还是宗教主义盛行(文艺复兴运动和路德的宗教改革?之后日渐式微,但对德国来说……)的时代。费尔巴哈曾经学过神学,后来转学黑格尔哲学。他后来对基督教提出了批判,并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所谓有神论实际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无神论,他称之为人道主义的神学,以人为上帝,是力图应用主观的感觉恢复所谓的神性。由此可以看出,其实他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何以如此断言?),是不全面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会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并且将宗教世界和世俗基础(理解有误)放在很高的

7、位置上了。我们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四、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提纲》中第一条和第十条都提到了两者的不同。第十条中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有(由)上述两条可以看出,第一,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不同,新唯物主义的观察和研究对象更加广泛,也更加全面,意识了人的主体性(应是“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