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PSK调制与解调的数字通信系统软件仿真

2DPSK调制与解调的数字通信系统软件仿真

ID:47223449

大小:288.08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8-28

2DPSK调制与解调的数字通信系统软件仿真_第1页
2DPSK调制与解调的数字通信系统软件仿真_第2页
2DPSK调制与解调的数字通信系统软件仿真_第3页
2DPSK调制与解调的数字通信系统软件仿真_第4页
2DPSK调制与解调的数字通信系统软件仿真_第5页
资源描述:

《2DPSK调制与解调的数字通信系统软件仿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DPSK调制与解调的数字通信系统软件仿真一、实验内容1、设计系统整体框图及数学模型;2、产生离散二进制信源,进行信道编码(汉明码),产生2DPSK信号;3、加入信道噪声(高斯白噪声);4、2DPSK信号和干解调,信道解码;5、系统性能分析(信号波形、频谱,白噪声的波形、频谱,信道编解码带来的系统误码率性能增益,•误码率与理论曲线对比等)。二、实验原理2DPSK的调制原理在传输信号屮,2PSK信号具有较好的误码率性能。但是,在2PSK信号的载波恢复过程屮存在着180度的相位模糊,即恢复的木地载波与所需的相T载波可能同相也可能反相,这种相位关系的

2、不确定性将会造成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与发送出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相反,即“1”变为“0”,“0”变为“「',判决器输出输出数字信号全部出错。为了克服此缺点提出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方式。2DPSK信号的产生方法是先对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差分编码,即把表示数字信息序列的绝对码变换成相对码,然后再根据相对码进行绝对调相,从而变成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信号。2DPSK信号调制器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产关图2-12DPSK信号调制各原理框图2DPSK的解调原理2DPSK的解调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相干解调加码反变换即极性比较法,另一种是差分相干解

3、调即相位比较法。这里采用的是第一种其解调原理是:对2DPSK信号进行相干解调,恢复出相对码,再经码反变换器变换为绝对码从而恢复出发送的二进制数字信息。在解调过程中,由于载波相位模糊性的影响,使得解调出的相对码也可能是“1”和“0”倒置,但经差分译码得到的绝对码不会发生任何倒置的现彖,从而解决了载波相位模糊带来的问题。2DPSK的相干解调原理框图如图2-3所示S)2-32DPSK的相干原理枢图三、仿真设计S(t)工I川SK调制与解调原理也图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仿真结果:基带信号0123456789x106编码后基带信号0246810121416

4、x106基带信号频谱TillIiiIlliliil-2.5・2-1.5-1-0.500.511.522.5x105已调信号024681012141618噪声x10024681012141618加噪声的已调信号x10024681012141618xW6x105逋过带逋后晰谱1IIIIIIIII0.5-

5、I・QI

6、

7、

8、

9、丄•

10、

11、

12、-2.5-2-1.5-1-0.500.511.522.5同频同相裁、肢、波形024681012141618相干输出減形x1°5iIiIIIIII024681012141618x10°低通滤、波输出泯形02468101214

13、1618x106xw5接收信号波形10-102468101214160123456789x106译码后'波形10x106分析:通过仿真得到的误符号率和误比特率曲线与理论曲线相比差别挺大,比如在理论曲线中在信噪比为12dB时的误符号率和误比特率可达到10一7数量级而在实际仿真中这一数据在10-4-10"5Z间。可能的原因如下:仿真的码元数有点少,本次仿真中仿真的码元数为10万个,从曲线中可以看岀在信噪比为9dB的时候,曲线开始变差,从前面的仿真来看跟仿真的码元数少有关系;另一方面,我们产生的是伪随机基带信号,可能带有一定的周期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14、了误符号率和误比特率与信噪比的关系。程序源代码产生基带信号及码变换:functionCoded_Signal=CodeSignal(n/Num_Unit/Signal/bitRate)M=2;%二建制N=7;%(7,4)Hamming码m=3;DeCodeSignal=[];DeCodeSignal(l)=0;CodeSignal=encode⑸gnal,N,N・m);%Hamming编码CodeSignal=reshape(CodeSignal.'/log2(M)/n*N/log2(M)).';Signal=reshape(Signal.l,

15、log2(M),n*(N-m)/log2(M)).1;bit2=[];fori=l:length(Signal)ifSignal(i)==Obit3=zeros(l/Num_Unit);elsebit3=ones(l,Num_Unit);endbit2=[bit2,bit3];endfigure(l)subplot(3,l/l)plot(bit2);title"基带信号)gridon;axis([O,Num_Unit*(length(Signal)-4),-1.5,1.5]);Lenth_Of_CoSign=length(CodeSignal)

16、;%»»»»»»>绝对码・〉相对码»»»»»»»>DeCodeSignal(l)=0+CodeSignal(l);ifDeCodeSignal(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