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网和防落网施工工艺设计及标准

防眩网和防落网施工工艺设计及标准

ID:47290102

大小:8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22

防眩网和防落网施工工艺设计及标准_第1页
防眩网和防落网施工工艺设计及标准_第2页
防眩网和防落网施工工艺设计及标准_第3页
防眩网和防落网施工工艺设计及标准_第4页
防眩网和防落网施工工艺设计及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眩网和防落网施工工艺设计及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速公路沿线设施防眩网(防落网)施工工艺及标准1编制依据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1-2003);1.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规范》(JTGF71-2006);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1.4《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2000);1.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2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并进行图纸自审、会审工作,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质量标准,以便正确无误地施工,并与施工人员一起到施工现场与设计图纸

2、一一核对。2.1.2、通过学习,熟悉图纸内容,了解设计要求,施工所应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2.1.3、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安全、环保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2.1.4、砼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按砼设计强度要求,做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2.1.5拌合设备经过维修保养,运行正常,监理对原材料进行了抽检,对配合比进行了验证。2.1.6..对机械设备、测量仪器、机具工具及各种试验仪器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调试、校核、标定、维修和保养。主要施工机械的易损零部件有适量储备。2.2设备、机具、辅助材料2.2.1、材料准备1、除设计文件另

3、行规定外,防眩网和防落网所用的金属材料应符合现行《技术条件》(JT/T374)的规定,立柱和基础所用的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拌和用水、外加剂等材料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的规定。2、所有钢构件均应进行防腐处理。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和连接件在防腐处理后,必须清理螺纹。2.2.2、机械设备配备水泥混凝土搅拌机1台,材料运输车2辆。2.2.3机具准备插入式振捣器、水车、铁锹、十字镐、小型压实机具、电焊机、电钻、扳手、水平尺、钢尺、盒尺、线绳等。2.2.4人员配备及技能培训1、人员配备:技术员一名,专职安全员一名。2、技能培训(1)培训方

4、式:采用会议、授课、观看影像资料及考察观摩的形式。(2)培训内容:施工工艺工法、技术要求、安全文明环保施工要求。2.3主要材料2.3.1原材料水泥、砂、碎石、防眩网(防落网)、防防眩网(防落网)立柱..、连接板材料均采用镀锌后再镀塑的防腐形式,颜色为绿色,立柱与连接板焊接在一起。2.3.2原材料及半成品要求1、所有的原材料及半成品,其来源必需获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其质量和性能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必须按相应的材料标准和试验规程进行材料性能试验或质量检验,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及不合格的原材料及半成品不得进入场地。若使用了不合格的或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及半成品,则必须

5、拆除返工并不予计量支付。2、对于外购材料,首先必须提交采购计划,供货厂商必具备有:中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中国有关行业技术管理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出具:厂商完善的计量、检测和试验设施;能按规范要求对其产品性能和质量进行检验或试验;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等证明材料。运至工地的材料必有出厂证书(厂名、材料名称、规格和数量、出厂日期和批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等)及试验报告。3施工工艺3.1工艺流程交通安全设施—防眩网和防落网施工工法防眩网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开挖基坑—立柱安装—网片安装防落网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安装上装法兰盘—焊接立柱—网片

6、安装3.2防眩网施工工艺..开工报告报监理审批施工准备测量、放样、钻孔基础开挖、支撑钢板安装防眩网片安装线形调整、基础补漆基础养护基础浇筑、立柱安装缺陷部位整改清理现场质量自检及试验检测数据报工程师审批工程交工验收本项工程完成并交验3.2.1、测量放样1、按图纸要求及实际地形、地物的情况采用量距定位法进行施工放样,定出立柱中心线。2、按设计柱距定出柱位,每根立柱均按设计要求确定高程,并与公路地形相协调。3、根据设计尺寸确定基础开挖深度及开挖边线,并洒出白灰线标识。3.2.2、开挖基坑..1、人工开挖基坑,当基坑挖到设计深度后,用十字镐、铁锹进行修整并将

7、基底清净。2、由测量队检查基坑尺寸,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3.2.3、立柱安装1、对防眩网安装线上的地面进行清理和平整。2、按公路中央隔离带中心线处进行放样,然后按设计定出立柱间距。(1)立柱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并以桥梁、伸缩通道等为控制点,进行测距定位,可利用调整段调节间距,并利用分配方法处理间距零头数。(2)为准确放样和保证线形,隔段进行桩号复核和闭合。3、立柱放样后,应调查每根立柱位置的地表状态,防眩网基础置于通信管道包封砼正上方,施工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破坏通信管道,防眩网基础与中央隔离带顶面平齐。4、立柱基础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挖到设计深度后,

8、应清理基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桥梁段定位打孔后,及时安装支撑钢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