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的力量——手机媒体及其运营模式探析【文献综述】

融合的力量——手机媒体及其运营模式探析【文献综述】

ID:473809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8

融合的力量——手机媒体及其运营模式探析【文献综述】_第1页
融合的力量——手机媒体及其运营模式探析【文献综述】_第2页
融合的力量——手机媒体及其运营模式探析【文献综述】_第3页
融合的力量——手机媒体及其运营模式探析【文献综述】_第4页
融合的力量——手机媒体及其运营模式探析【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融合的力量——手机媒体及其运营模式探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广告学融合的力量——手机媒体及其运营模式探析摘要:本课题主要是在3G时代的背景下对手机这个新兴媒体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手机媒体本身的特点优势,其传播、运营模式,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大大拓展了信息的渠道和内容以及信息的表达方式,这使得信息传播与传统媒体时代存在很大不同。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剖析第五媒体,将其以最直观的姿态呈现在受众面前。同时结合实例,向企业及消费者展现手机平台的内在运作,以期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关键词:媒介融合,手机媒体,第五媒体,3G时代对参考文献中观点的研究、

2、评价:本课题从媒体的角度入手,重点分析其研究对象,即手机媒体产生的原因与必然的趋势。所以课题首要了解的就是媒体的发展情况。肖容在《新媒体时代即将到来》([N],肖容,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03月31日,第A04版)一文中讲述了媒体的发展阶段,指出,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着传播发展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精英媒体时代,信息由少数人生产,少数人消费;大众媒体时代,信息由少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个人媒体时代,信息由多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生产和消费界限模糊。这是一种不

3、容忽视的必然趋势,从互联网的出现,到博客等的广泛应用,个人媒体的发展正在日渐成熟。此外,田涛在《新旧媒体融合势不可挡》([J],田涛,《广告人》,2010年第9期)一文中明确指出,面对碎片化的媒体市场,要一种手段来整合资源,创造更高价值。随着媒体形式多样性日益凸显,跨界融合的必要性和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受众置身于“多媒体”“全媒体”时代,未来中国传媒只有不断地变革与创新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超越固有模式,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由此可见,媒体的发展“进化”已不可避免,但这些“进化”也势必建立在技术发展的前提下。本课题所研究的手机媒

4、体得以不断发展的大背景就是3G时代的到来,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手机媒体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所以对3G技术的了解也十分需要。刘根先在《3G技术发展与手机媒体的内容运作》([J],刘根先,《新闻战线》,2010年第11期)中指出:3G技术与传媒业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自3G技术形成以来,对于媒体的影响可谓深远。越来越多的实力雄厚的传媒集团,都积极布局新传媒产业领域,扩展新媒体业务,以抢占先机。在技术层面,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即3G,大大提升了语音与数据传输速度,可提供图像、音乐、视频流等移动多媒体业务,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

5、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手机媒体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在《“第五媒体”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不可估量》([J],王元,《青年记者》,2010年8月)中讲到,“第五媒体”,原来也叫手机媒体,或者移动媒体,是继报刊、广播、影视和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体传播形式。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故手机媒体被公认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王元还认为:用任何词语来评价“第五媒体”未来

6、的发展空间都不过分,它必将对整个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新闻媒体更应该大力宣传“第五媒体”的作用,让更多的政府官员、普通民众认识到其带来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同时,《论手机媒体定位》([A],周忠成,《新媒体》,2010年第2期)一文指出,在数字化生存的今天,手机成了几乎每个人的必备之物,手机功能也从简单的语音通话发展成具有全方位功能的媒体终端。因此,完全可以说,手机媒体的出现和强化打破了传统媒体一家独大构建“拟态环境”的格局,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强势的“导引“作用。但是,手机媒

7、体营造的“拟态环境”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质,因此,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技术开发商等传播主体在手机媒体的内容制作、功能定位上必须与手机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相匹配、相适应,才能树立手机媒体“宽广博大、平等互利、诚实守信、有效快捷、各取所需”的媒体形象,保证手机媒体在受众数量、媒体功能等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手机运营中的主客体的统一。了解手机媒体,还需要了解其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但在此前,应先了解手机媒体的主要特征。《手机媒体现状及问题》([J],李育林/刘维,《新闻爱好者》,2010年9月)中简要介绍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

8、体相比较而言存在的主要特点。通过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传播特点、接受时间、便携程度及与受众沟通途径等几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手机媒体比报刊更互动,比广播更丰富,比电视更便携,比网络更普及。同时手机媒体的主要特征也凸显出来,其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随身性、互动性、定向性、即时性、强制性、易用性以及延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