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联醇工艺的甲醇合成工序的技术问

合成氨联醇工艺的甲醇合成工序的技术问

ID:47533574

大小:1.51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1-13

合成氨联醇工艺的甲醇合成工序的技术问_第1页
合成氨联醇工艺的甲醇合成工序的技术问_第2页
合成氨联醇工艺的甲醇合成工序的技术问_第3页
合成氨联醇工艺的甲醇合成工序的技术问_第4页
合成氨联醇工艺的甲醇合成工序的技术问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成氨联醇工艺的甲醇合成工序的技术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合成氨联醇工艺的甲醇合成工序的技术问答常熟开拓催化剂有限公司严廷良目录1、联醇的规模如何确定?2、联醇合成工艺流程应如何选择?3.在联醇的甲醇合成工序中决定最高甲醇产量的因素有那些方面?简单计算是怎样的?4.进合成塔的CO含量有那些因素来决定?进系统的CO含量是如何确定的?5.联醇中循环机大小是如何选择的?6.对带有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合成内件,在生产中其主线为什么不允许关闭或通气过小?7.有热量回收的流程,往往出现甲醇低产时入塔CO降低到3%以下时,就很难达到自热平衡,必需开电炉才能维持应如何处理?8.高压外筒的接口偏小怎么办?9.联

2、醇的工艺流程中,对进入系统的气体为什么要进行精制除去有害物质?10.联醇工艺流程中,在送出系统前为什么都用水洗回收残余的甲醇?11.合成氨上联醇工艺,为什么还必须上脱碳工艺?12.双系统时,采用什么形式操作较佳?13.联醇投产后对合成氨工艺有那些影响?14.联醇投产后增加了压缩机的该段间压差,有那些因素使联醇合成工序的阻力增加?15.在开停车时,如何减少羰基金属化合物的生成量?16.联醇生产中,循环机故障又无备机,如何避免催化剂不超温?17.催化剂还原时为什么会在放出的水中有蓝色?18.为什么有联醇的粗醇颜色变黑和黑色粉未沉淀物?1

3、9.有那些因素会造成催化剂粉碎?20、在开工过程中对系统的置换用什么方法较妥?21、新的催化剂为什么要还原?升温还原时的出水量是多少?22、对铜基催化剂的还原,低氢还原和高氢还原有什么区别?23、高氢还原分成几个阶段?24.高氢还原的升温曲线是如何制定的,升温还原曲线图例是怎样的?25、铜基催化剂高氢还原时为什么有时还原的起始温度较低?26、铜基催化剂还原时,如何控制水汽浓度及出水量?-30-27、高氢升温还原过程为什么系统压力取5MPa?28、为什么有些厂出现升温还原时,电炉还没有送,床层温度就已超温并大量出水?29、在还原过程中

4、,会不断消耗H2,使系统压力下降,系统里氢含量下降,是否需要连续补H2、N2气及连续排放后提高氢含量?30.铜基催化剂还原终了如何判断?31.有后置锅炉的流程,在还原过程中,什时候该锅炉可投入运行?32.为什么在高氢还原时,不同批号的催化剂前期出水率及后期出水率会不相同?33.怎样选择甲醇合成催化剂?34.怎样减少和避免联醇生产中的结蜡问题?35.在催化剂升温还原过程中,为什么升到100℃左右时,测温显示会反常?36.在还原的盛期,遇到突然停电怎么处理?原开二台循环机进行还原时,突然有一台有故障必须停下来,怎么处理?37.为什么联醇

5、生产后,有时会出现对氨合成催化剂的暂时中毒现象?38.入塔原料气中甲醇含量增加后,会对甲醇合成产生哪些影响?39.为什么催化剂升温还原时空速维持在3000~5000时-1而不能太高?40.停车时,为什么要尽量避免焖炉保压?41.为什么对铜基催化剂的还原应尽量避免使用含CO的气体作高氢还原的气源?42.正常生产中若突然出现催化剂层温度急速上升,只有降低原料气中CO含量才能使温度降下来为什么?43.采取那些措施,以延缓铜基催化剂的热老化及延长其使用寿命?44.为什么在内件安装好催化剂后,紧靠催化剂层上面是严禁动火的?45.在装好催化剂后

6、当用H2、N2气作气源进行置换和试压试漏时,充压、卸压速度不能过低,为什么?46.为什么甲醇合成塔有时会出现径向平面温差大,甚至一侧轴向温度普遍偏低,而造成整塔催化剂的CO转化率下降?47、全厂长时间停车(如大修等),而联醇催化剂不更换时应如何保护?48、联醇工序临时停车,卸压后发现系统里有铜液或水进入系统为什么?49、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发生内件损坏,但催化剂仍好用怎么办?50、使用怎样的内件,更适合于甲醇合成塔上的应用?-30-回顾合成氨的联醇工艺,研究开发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并实现了工业化,这是化肥工业史上的一次创举,它使化肥企

7、业的产品结构突破了单一的局面,节能降耗有了新发展,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联醇在全国遍地开花。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甲醇开始向燃料市场倾斜,这已经是个无法阻挡的趋势,这就使合成氨工艺有了联醇后亦又有甲醇合成的联氨工艺的发展趋势。而随着甲醇市场的波动,化肥行业不仅原有的联醇工艺不断完善,且甲醇产量可随市场变化而调整,仍有不少企业还在建设中。在此新形势下,本人就接触到的联醇装置,设计、建设、施工投产、运行、催化剂的使用等一些问题做些剖析,汇集整理成问答形式成文如下。1、联醇的规模

8、如何确定?联醇规模的确定,也就是通常在行业里流行的醇氨比(实际上是醇与总氨的比例),最经济的联醇规模,在不增加脱碳能力或降低尿素产量,把变换剩余的CO使之合成甲醇,作为副产品,这时醇氨比在10-20%,合成氨的经济效益最好,但这样的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