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必背

案例分析必背

ID:47535714

大小:27.8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1-13

案例分析必背_第1页
案例分析必背_第2页
案例分析必背_第3页
案例分析必背_第4页
案例分析必背_第5页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必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跨文化交际(一)认识上的误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误以为对方和自己没什么两样。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甚远,就会产生困惑、失望,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必背)(在认识上的这一误区是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LaRayBarna认为,把自己的文化规范误认为是他人也接受的文化规范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CraigStorti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大致经历这样四个阶段:(1)期望对方与自己一样;(2)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与预期差距很大,引起文化冲突;(3)感到愤怒、恐惧;(4)决定退缩回去。)扩展案

2、例1:萨拉是位英国教师,从曼彻斯特来到西安教书。她在讲课时学生不断地记笔记,但是,没有人提问题。虽然她一再鼓励他们提问,但是收效不大。她认为学生对她的讲课缺乏兴趣。但是,她又发现学生常常在课后或者课间问她问题。她指定学生课后读参考书,但是,她发现他们大部分没有读。她把学生邀请到她的房间,与他们聊天。但是,他们都比较拘谨。有的学生把她书桌上的东西拿起来看,事先也不征求她的同意。面对这一切,她感到沮丧。她觉得她可能在教学上不会成功。萨拉之所以感到沮丧,是因为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对方和自己没什么两样,才会产生误会。在萨拉的认识里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3、,多读书,于是默认中国学生也这样,当学生不和她想的一样时,就出现了跨文化交际障碍。还有师生关系,和隐私,都和萨拉认识上不一样我就不一一展开了。案例2:留学生李英初次出国,到达美国不久被朋友请去参加一个聚会,他准时到达,但却发现许多人都姗姗来迟,穿的也很随便。在聚会上有几种饮料和一些简单的食物,但是没有像样的菜。聚会上熟人很少,好不容易见了马克,于是与他攀谈起来。谈了大约十分钟,马克说他要和另一个朋友去谈谈,就走开了,李英非常失望。聚会的主人把他介绍给一两个人,然后就再也不管他了。两个钟头以后,他借故离开了聚会。回到家,他还很饿,不得不煮

4、些面条吃。他决心以后再也不参加这类聚会了。1.非言语交际(1)时间观念;(2)服饰2.社会交往(1)宴请招待;(2)社交礼仪3.人际关系(1)与朋友的交往看看案例里出现的问题这里中了几条。我用不同颜色标出,你们对号吧。最后一句话还涉及一个李英没有正确处理遇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没有意识到彼此间认识上的差异,没有积极面对适应而选择了退缩。那么正确处理认识上的误区的方法是什么呢?方法: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不断提醒自己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习俗;必须学会观察异国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本国文化对比,才能逐步提高跨文化意识。结合今天的案例思考哪

5、些属于认识上的误区,以后遇到就可以直接套啦。二)刻板印象先于与某文化接触而对其先入为主的印象、预判,这就是刻板印象,也称之为定型。(必背)我们在认识事物时,通常都是从个别到一般,即首先认识个别事物,在认识了许多个别事物后,将共同的特点集中起来,抽象成为一个总的概念。在总的概念当中,个别特点被忽略,存在的只是共同的特点。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理解)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完全忽略个体区别,而且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使得人们无法客观地观察另一种文化,失去应有的敏感。在观察异国文化时只注意那些与自己的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而忽略其他。它妨

6、碍我们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处,不利于顺利开展跨文化交际。(选背)原因:刻板印象很难避免,原因是讨论文化差异难免要概括,而概括与刻板印象十分接近。刻板印象会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刻板印象与歧视密切相关,容易导致歧视最终形成。(三)民族中心主义所谓民族中心主义就是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包括人们的行为举止、交际方式、社会习俗、管理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民族中心主义是民族自尊、民族优越感的极端心态所产生的一种定势与偏见。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免民族中心主义,它是与文化同生的。(必背)对跨文化

7、交际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第一,民族中心主义者关于自己文化的一些信条形成了某种社会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狭隘的、排外的;第二,民族中心主义者一般都把有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归入某种特定的文化定势;第三,民族中心主义的动力在于首先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正常的、自然的,再将其他文化与自己的文化进行比较,结果是抬高自己的文化,贬低别人的文化。(了解)案例: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常常感到孤独,觉得周围的人对自己体贴照顾不够,人际关系冷淡,知心朋友很少。分析:这是由于在中国人际关系比较密切,人情味浓厚,相互之间的依赖程度大于西方社会。以我们所熟悉的人际关系的准则来衡量西

8、方国家的人际关系,自然会感到孤独无助。二文化休克Oberg(1960)第一个提出“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这个词,他当时给出的定义:在新的文化情境中,由于人们失去熟悉的社会交往的符号和象征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