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

ID:47645417

大小:7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31

慢性疲劳综合征_第1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_第2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_第3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_第4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疲劳综合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简称CFS)是一种以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反复发作6个月以上的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自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明确了CFS定义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以来,有关CFS的病因与治疗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对CFS的认识虽然在不断更新,但病因仍未明确,因而临床上西医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界对治疗CFS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提示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讨CFS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将是深入研究CFS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本研究作为卫生部科学研

2、究基金课题的部分内容,对CFS的发病因素、中医证侯规律以及CFS疲劳特征进行了探讨,全文分理论研究与临床研究两个部分:1理论研究本研究分析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与思路,概括如下:1.1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1)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有远因和近因之别。远因涉及到社会经济因素、卫生保健因素、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应激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近因主要包括病毒感染、免疫紊乱和神经、内分泌变化。远因因素的综合作用诱发了近因的产生,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是导

3、致CFS发生的主要模式。(2)中医认为,CFS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禀赋薄弱,体质不强,邪气乘虚而入;郁怒不畅,情志不遂;烦劳过度;饮食不节,过饥过饱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导致心、肝、脾、肺、肾及气血阴阳功能失调,从而发生CFS。(3)由于慢性疲劳综和征的病因与人群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有关,本研究提出有必要在我国运用病例—对照研究的临床流行病学观察方法进行CFS的发病因素的研究,尤其是引入中医证候指标,这在西医对CFS病因研究莫衷一是的情况下是一个新的切入点,为CFS的防治研究迈进了一步。1.2慢性疲劳综合征证侯研

4、究(1)本研究通过对CFS证候研究现状的分析,认为CFS的发生主要以脏腑气血阴阳的虚损为本,可兼有外邪、气郁、痰湿或湿热、阴火等的不同,临床表现以虚实夹杂证及虚证多见,而且初步可见肝气郁结在CFS所报道的诸多证候中占有重要地位。(2)目前存在的问题:病例选择不严谨;CFS的证候庞杂;研究手段比较落后,多数属于病例报告、病例分析、经验介绍的描述性研究;观察样本量小;至今尚未形成CFS中医证候较为完整的辨证体系。(3)本研究提出需要从大样本、多中心入手,运用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科学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常见基本证候、证候组合形式、证候

5、组合形态、证候演变规律、证候的病证结合的标准,探求CFS的证候规律。1.3疲劳,疲劳评定及其在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研究(1)疲劳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其概念主要包括行为上的难以继续进行活动4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因素、证候规律及疲劳特征的研究及工作效率下降、主观上的倦怠感及生理机能失调三个方面。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疲劳可有不同的分类,如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急性疲劳与慢性疲劳等。疲劳的测评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主要有生理反应测试法、生化法、主观评定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上述几种方法结合使用。(2)原因不明的慢性疲劳是慢

6、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其特征的界定是明确认识CFS的前提,本研究提出需要借鉴一些疲劳测评工具,通过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与其他疾病如抑郁病、糖尿病以及正常人群的疲劳系统分析、比较,探讨CFS的疲劳特征并寻求适用于CFS的疲劳量表。另外,由于CFS的非同质性,因此在明确CFS疲劳特征的同时,更需要进一步探讨不同证候的CFS疲劳特征。2临床研究本研究根据理论研究中提出的方向与思路,按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94年修订的CFS诊断标准纳入病例130例,引入中医证候指标,采用病例一对照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

7、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因素;并运用频次统计法、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130例CFS患者的常见证候、证候演变趋势、证候组合形式与组合形态以及常见证候的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借鉴国外公认的疲劳评定量表与疲劳量表一14,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抑郁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疲劳进行了鉴别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常见证候的CFS疲劳表现,全面探讨了CFS的疲劳特征、主要内容如下:2.1慢性菠劳综合征的发病因素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因素有远因、近因之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发现有20项因素与CFS发生呈

8、显著正相联系,有2项因素上下班骑自行车(0.558)、积极情绪(0.403)呈显著负相关(括号内为OR值*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CFS发生存在显著正相联系的远因有8项;按其联系强度的大小依次为:心率<65次/分、痛经、睡眠质量差、心理应激指数平均分值745分、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