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保险特点与作用研究(论文)

机动车辆保险特点与作用研究(论文)

ID:47667319

大小:31.2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8

机动车辆保险特点与作用研究(论文)_第1页
机动车辆保险特点与作用研究(论文)_第2页
机动车辆保险特点与作用研究(论文)_第3页
机动车辆保险特点与作用研究(论文)_第4页
机动车辆保险特点与作用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动车辆保险特点与作用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机动车辆保险的作用   随着汽车在家庭中的普及,人们对车辆使用中的风险转移的需求越来越大,机动车辆保险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险种。机动车辆保险在稳定社会关系和维护公共秩序方而的特殊作用使其成为社会法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1、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对汽车的需求.从目前经济发展发展情况看,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垂要动力之一汽车产业政策在国家产业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汽车产业政策要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离不开汽车保险与之配套服务。汽车保险业务自身的发展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

2、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汽车保险的出现,解除了企业与个人对使用汽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的担心,一定程度上提高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欲望,一定程度扩大了对汽车的需求。   2、稳定了社会公共秩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重要的生产运输和代步的工具,成为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汽车作为一种保险标的,虽然单位保险金不是很高,但数量多而且分散,车辆所有者既有党政部门,也有工商企业和个人。车辆所有者为了转嫁使用汽车带来的风险。愿意支付一定的保险费投保。在汽车出险后,从保险公司获得经济补偿。由此可以看出,开展汽车保险既有利

3、于社会稳定,又有利于保障保险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促进了汽车安全性能的提高.在汽车保险业务中,经营管理与汽车维修行业及其价格水平密切相关。原因是在汽车保险的经营成本中,事故车辆的维修费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车辆的维修质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汽车保险产品的质量。保险公司出于有效控制经背成本和风险的需要,除了加强自身的经营业务管理外,必然会加大事故车辆修复工作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水平。同时,汽车保险的保险人从自身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联合汽车生产厂家、汽车维修企业开展汽车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研究汽车安全设计新技术,并为此投入大

4、量的人力和财力。从而促进了汽车安全性能方面的提高。   二、机动车辆保险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机动车辆保险的根源来自于人们对汽车的消费,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给机动车辆保险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前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及人均GDP迅猛增长,1990-2005年人均GDP从1644增长至14040元,1990-2009年我国汽车产最从50.9万辆增长至1379.1万辆。特别是2002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之后,汽车参考....产量就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2009年,我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近15年来,汽车平均增速16.7

5、4%,中汽协预测,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500万辆。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最为17655万辆,随着机动车数量大辐增加,机动车辆保险(国外通常称为汽车保险)保费规模逐渐扩大,成为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重要支柱险种,近几年,找囚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占产险保费收入比例一直维持在60%以上,机动车辆保险在财产保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经营状况好坏直接影响着财产保险公司的商业利润水平。   但近几年来,国内机动车辆保险业务赔付本居高不下,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对产险公司的利润贡献度与其保费规模不匹配。自2003年以来,车险一直维持高赔付率,赔付率高的原因有很

6、多方面,最直接的结果导致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过大,支出超过预算,公司的盈利水平明显下降,车险“高保费、高赔付、低效益”的经营现状,对整体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另外,我国加入WTO后,根据入世承诺,外资财产保险公司进入我国经营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步伐将加快,竞争也将会越来越激烈。目前,国内经营机动车辆保险的保险公司不断增多,各家保险公司为了拓展业务,不计成本,盲目竟争的现象十分突出,重规模,轻效益,导致机动车辆保险的赔付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车险制度的改革,从2003年1月1日起新的条款、费率开始实行,各家保险公司的费率都有较大幅度的下

7、调。单位风险的保费收入必然也会随之下降,而单位风险的出险概率和损失程度甚至有所上升,这样会带来机动车辆保险赔付率上升。赔付率过高会使财产保险公司面临亏损,甚至破产,使被保险人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如何加强机动车辆保险风险控制,提高承保质最,降低赔付率,从而提高机动车辆保险承保利润,成为各产险公司的工作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机动车辆保险现状及其面临的内部风险并借鉴国外经验,找出我国机动车辆保险的内部风险控制措施。   三、机动车辆保险内部风险控制理论   内部风险控制理论是在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风险控制起源于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萌芽,50年到7

8、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广受认可的一门新兴学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