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昌交通 的规划与构想

关于南昌交通 的规划与构想

ID:47669720

大小:34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27

关于南昌交通 的规划与构想_第1页
关于南昌交通 的规划与构想_第2页
关于南昌交通 的规划与构想_第3页
关于南昌交通 的规划与构想_第4页
关于南昌交通 的规划与构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南昌交通 的规划与构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南昌交通的规划与构想班级:09工商管理姓名:徐赫学号:0911027056指导老师:张宇华一、一、南昌交通的现状近年来,南昌市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南昌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机动化需求不断提高,2004年南昌城市客车、货车拥有量比2000年近乎增加一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8%左右。有汽车的增加而引起的交通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交通拥堵、秩序混乱日益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瓶颈。而南昌市的交通问题又以老城区的交通矛盾最为突出,高峰时段市内一些主要道路,如南北向的八一大道、东西向的阳明路、北京路、沿着赣江的扶河路以及连接昌南昌北的八一桥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

2、交通拥堵现象,如果这些交通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和根本治理,势必会对南昌市的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二、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产生的主要原因(一)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相对滞后1、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存在问题。首先,许多城市总体规划未能适应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人为的提升了道路拥堵因素。如城市规划中某些路段的超强开发,在一些道路原本就不十分通常的地方建密集型的住宅小区或商业区等,都会人为增加道路交通流量,而现有道路又无法改善,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得交通压力增大,交通堵塞因素上升。其次,城市一体化的交通模式未能很好的融入总体规划。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城市都致力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英国的轨道

3、交通从1862年开始沿用至今,而日本,韩国的轻轨也是十分发达。但在我国,虽然也在提倡发展公共交通,但却很难有一套总体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方案,而越来越多的车辆和红绿灯使得城市人对公交逐渐失去了耐心和信心。再次,城市道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分割考虑。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政策缺乏延续性,造成城市发展重心变化频繁,而资金则随着城市发展重心频繁转移,使得一些已规划的城市道路缓建、停建或最终不建。二是政府对老城区道路改造进程缓慢。老城区人群密集,道路狭小且坑洼不平,却久拖不修,造成人、车均拥有道路严重不平衡。根据交通流量的密度理论,交通密度大则汽车速度降低,汽车速度慢则车流量降低,车流量低则

4、容易发生交通堵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道路的拥堵状况。2、经济建设带来了交通的高速发展。近几年来,全国汽车的保有量成倍增加,尤其2000年以后,增量更是惊人。1949年,我国拥有汽车5.09万辆,1950年5.43万辆,1960年22.38万辆,1970年42.41万辆,1980年178.29万辆,1990年551.36万辆,到了2000年已达6000万辆。而从我国公路总里程来看:1950年是9.96万公里,1960年51万公里,1970年63.67万公里,1980年88.83万公里,1990年102.83万公里,2000年达到130万公里(规划数据)。1990年以后,高速公路的发

5、展迅速,从1988年到2004年,我国建成高速公路4万公里,普通公路的等级也大幅度提高。我们把车与路的发展这二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1990年以前,我国路与车的发展相对均衡,所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并不十分明显;1990年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后,虽然城市的道路有了较大的改变,但各种车辆的增长与道路资源严重不协调造成交通拥堵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城市的车辆保有率远远大于乡镇车的流向也是由乡镇趋于城市而城市的道路增长率却难以得到应有的提高,使城市的道路交通更是雪上加霜。3、一个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是一个城市的门面,也是保证道路通畅的基本前提

6、.道路工程质量差,路面不久就会开裂,既而变的坑坑洼洼,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既不美观,又影响车辆的运行速度,且修补周期缩短,修补频繁增加,无形中就加大了道路堵塞因素。(二)缺乏先进的交通管理理念治安交通拥堵是每个城市交通管理的最大难点,而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以北京为例,其治理交通拥堵就遵循了先进、科学、高效的理念,用“通过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调控、交通电台广播及时快速播报拥堵信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轻轨交通的比重,加强公交换乘功能;调整出租车的运营模式、推广电话叫车、减少出租车占路空驶现象等。这需要我们把管理的理念从劳动密集型向科学型转变。(三)交通组织不合理和管

7、理人员的缺乏 现代交通靠加班加点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懂得应用交通组织来管理交通,才能边苦干为巧干,变低效为高效。比如“时不够分路、路不够分时、时不狗断其一方”,“单行、禁左、右进右出的流向体制”等措施,就能很好地疏导交通。(四)交通设施配置与城市交通流量变化不匹配1、红绿灯的设置。科学的红绿灯设置应符合绿波理论,即两个相邻路口间的相对相位差合理,就能一次性清理掉所有的车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拥堵的状况。2、交通标志的设置。按规定主次干道路面上必须是人行道、非机动车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