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物鲜活起来——人物动作描写训练

让人物鲜活起来——人物动作描写训练

ID:47723101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8

让人物鲜活起来——人物动作描写训练_第1页
让人物鲜活起来——人物动作描写训练_第2页
让人物鲜活起来——人物动作描写训练_第3页
让人物鲜活起来——人物动作描写训练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人物鲜活起来——人物动作描写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题目写作指导:让人物鲜活起来——人物动作描写训练总课时2课时学校教师吴秀娟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写作材料分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练成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写作,没有现成的教材,而课文中却有可训练的点。因此我将课文中的例子进行归类,通过这样的专题训练让学生学到写作的方法。学习者特征分析大多数学生作文时总是叙述的很多,让人感觉平淡无味,不具体。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描写,是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不够,而他们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通过训练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进行专题训练。教学策略选择在等待上课的课间,反复播放精彩动作瞬间的画

2、面,为本次作文课渲染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前设计导语,引用老舍的话让学生明确动作描写的重要,提高认识。上课过程中提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自制课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运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课前准备从课文找寻典型材料,并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课件。教学目标1.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2.感悟并学会用准确、细腻、传神的语言描摹人物的动作或动态。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并善于在细微的动作中捕捉写作灵感。-4-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一、导入新课: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行动从

3、思想中来”,人物动作是人物思想和性格特征的具体表现。在写人叙事的作文里,描写动作,是刻画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的一种方法。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加鲜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物动作描写。▲引名人老舍的话引入新课,让学生明确训练重点,提高认识。二、赏析名家片断,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一)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动词如果换成小括号里的动词,好吗?为什么?1.我即刻伸手抓断(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扔)在地下,踏(踩)扁了。              ——鲁迅《风筝》(好的动作描写可以表现人物个性)2.我终于爬(登)上去了,蹲(站)在石架上,

4、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走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我慢慢地把身体移(靠)过去。“看见了。”我说。——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明确:用原文的动词能表现出人物害怕的心理总结:动作描写可以透视人物心理(凸显人物的思想感情)(二)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都德《最后一课》(“呆”、“靠着”写出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悲愤、痛苦之中,不能自已,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但这些动作却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表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

5、深挚的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以及对祖国必胜的信念,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由以上例子归纳出这个结论:动作描写可以很细致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复杂的思想感情,全面正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突出文章的主题。(故事性较强文章,人物的动作对故事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提醒学生注意:必须使所有的动作都能够带有确定的意义(自己要清楚为什么要进行动作描写),使肢体动作能够充分表达人的感情或者想法。不能为动作描写而动作描写。学生看并思考感悟,归纳动作描写的作用。★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作用不同的动作描写片段。▲给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充分回忆,开阔思路。■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的例子,

6、学生熟悉且很有说服力。-4-三、体味明确动作描写的方法(一)仔细观察,细化动作。(把一个大动作细化成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展开描写。)例: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二)选择准确的动词(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1.能体现人物特点;2.符合生活实际)1.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

7、些秕谷,棒上系一根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扫开”、“露出”表现动作之迅速;“支起”、“撒”、“系”表明动作之熟练、小心。“牵”、“看”,孩子们屏气凝神、全神贯注的神态跃然纸上;“拉”、“罩”,孩子们欢呼雀跃、活蹦乱跳之态被描绘得栩栩如生。)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动词,能否互换,并说明理由。我到了自家的房门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飞”字写出了孩子的活泼、灵巧。而母亲年事已高,用“迎”字更符合她的年龄特点。“迎”表明母亲对长年飘泊在

8、外的儿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