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良好的学风

如何树立良好的学风

ID:47915209

大小:68.5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0-25

如何树立良好的学风_第1页
如何树立良好的学风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树立良好的学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 要:学校班级管理中,纪律严明,只能保障一个班级的存在,而勤奋的学风,才是促进班级各项事务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勤奋的学风是一个班级的生命,可以有效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互动力、自发力,确保班级管理和学生业绩的稳定性。关键词:班级管理学风三关  班级管理中的学风是关键,怎样搞好学风,就应该重点把好三关。第一关,把好勤奋关,使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学风。第二关,把好作业关,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风。第三关,把好“课后自学关”,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学风。因此,只有认真抓好学风,才能促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思维和激情,使班级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一、把好勤奋关,使学生养成善

2、于质疑的学风  学贵有疑,问是开启知识殿堂的钥匙。教师上课,大忌课堂沉闷,学生不善发言、不愿发言、无人发言,是教师授课的尴尬,是师生交流的中断,更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失败。因为,没有师生的课堂交流,教师则无法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能力转化的效度,学生主体地位则会出现实际淡化或落空,从而导致整个教学流程停滞不前、教学效果无从显现。依赖性较强的学生一般不善于动手或动脑,当教师提出问题或做完示范后,他们总习惯性地问别人。针对此情况,教师应故意在教学中设疑,用疑问式和反问式激励性语言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如作示范时可先不讲述要领,而是先让学生看,然后再请学生提问,说说有什么

3、不懂、需要注意哪些,再请学生边看边听,再提出既看不懂也听不懂的问题。这其中教师可适时地提问,但提的问题一定要有多个答案,因为多个答案有利于依赖性学生展开丰富联想。抗挫能力较差的学生适宜用建议式激励性语言,这类学生心理一般比较脆弱,对自己没有信心,遇到挫折时易放弃努力、易将兴趣转移。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多采用建议式激励性语言,让他们在建议式激励性语言中获取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挑战,从性格上变得自主、自立起立。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把课堂勤问制度化,规定每个学生一周内必须向每位科任教师提三个问题或在其课堂上发言三次,并认真记载,一周一结。对勤学好问的学生进行鼓

4、励和表扬,并让他们把学习经验和方法在学习兴趣小组中与同学交流。几周后,再将学生提问次数梯度递升,从而养成他们自觉提问的习惯,课堂上学生善于自觉学习的氛围逐渐形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意力大大增强。所有科任教师应该尝试各自培养一批善于勤问的“先头部队”,打破“不问”的僵局。教数学的张老师借鉴了我的方法,在班级里实行一个月的“勤问”实验,学风有了明显好转。学生在学科上的“勤问”“追问”蔚然成风,学生的“勤问”递升为“勤学”,教师授课也变得轻松愉悦。在这种氛围里,提问缩短了师生距离,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加强了师生交流,提升了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

5、地位都得到了落实,从而使教学相长,“双促双发”。  二、把好作业关,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风  作业是知识的实践,真实的作业效果不仅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反映,更是学生诚实做人、勤奋做人、高尚做人的客观写照。不交、迟交或抄袭作业是制约学风健康发展的第二道障碍。在实际工作中,我针对上述现象制定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一是突出学习委员、科代表、小组长的地位与作用。为学习委员放权明责,要求他们牵头成立“作业帮扶小组”,小组成员由各科优秀生组成,为独立作业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咨询及辅导,并确定重点帮扶对象,每周反馈一次帮扶效果,查找帮扶不足,交流帮扶好方法。科代表和小组长积极发挥监督、

6、检查、督促作用,严格把好作业关,对有作业拖沓、抄袭坏习惯的学生重点跟踪、重点指导,并作好进步记载。二是强化学生作业的个性意识,及时捕捉作业进步学生的闪光点,大张旗鼓地宣扬,对作业易错的同学不批评,先肯定其独立思考的成果,然后再纠正错误。班主任、科任教师、全班同学都尝到了“作业帮扶小组”的甜头。尽管前期落实会有一些难点,但随着学风的逐渐树立,学生基本养成了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习惯,作业困难户们也在同学们的帮扶下,领悟到了勤奋带来收获的快乐。独立思考的学风,使学生之间交流互学增多了,相互讨论、相互点拨、能者为师、人人为师的感人情形随处可见。  三、把好学生“课后自学

7、关”,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学风  仅有课堂良好学风,而忽视了课外学风的建立,班风的建立就会产生缺失,因此,校内校外风气皆正,二者并重,缺一不可,才能获得学风的名副其实。影响课余学风的因素也最多,班主任在课余的角色应是督学者和励学者。督在于排除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励在于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首先应让学生科学分配课余时间,有效深化课内知识,弥补弱势学科,防止知识的遗忘和学习思维的常时间断,维护一种始终平和的学习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