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嘉博宾馆空调设计开题报告

广州市嘉博宾馆空调设计开题报告

ID:479554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9

上传者:U-944
广州市嘉博宾馆空调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广州市嘉博宾馆空调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广州市嘉博宾馆空调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广州市嘉博宾馆空调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广州市嘉博宾馆空调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市嘉博宾馆空调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开题报告广州市嘉博宾馆空调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一.前言该综合楼位于广州市,该建筑地下一层,为建筑设备用房,有通风要求。地上8层,其中一层为大堂、餐厅、酒店办公室等,建筑面积约为1300平方米;二层为餐厅包厢,建筑面积约为1100平方米;三至五层为酒店标间,建筑面积约为800平方米;六至八层为办公室,建筑面积约为800平方米。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砖混结构,具体楼层功能和热工参数见图纸及设计原始资料件。要求对该办公楼进行夏季空调和必要的通风设计。随着全球气候的越来越差,以及生活全面小康化,人们对现在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倡高质量的生活。对于这种现状空调将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而空调系统的设计是否得当将大大影响着经济和能源是否能取得最大程度的节约。等要求在各类建筑物中,大量采用先进设备和相应配套设备而成的暖通空调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建筑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现代建筑创造舒适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对这些空调系统设备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业主和用户的根本利益,而且也关系到对部环境的保护。例如,在智能建筑中,集中空调系统的监控点数量常常占全楼监控点总数的50%以上,其能耗常常占全楼总能耗量的50%以上。由此可见,暖通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现代智能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是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中央空调系统能耗的意义就尤其重要。对空调系统能耗的研究要实现的目标是,如何在创造良好室内小环境的前提下最大力度的利用能源,达到对外部大环境的最小破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广州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广州市域包括城区、番禺市、增城县、花县和从化县,位于东经112度57分-114度03分,北纬22度35分-23度35分,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广州地区气象中心应用气象研究所统计40年气象资料,广州地区气候特点如下:    广州地处低纬,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较多,同时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海洋暖气流形成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冬季北方大陆冷风形成低温、干燥、少雨的气候。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度,北部21.4度,中部21.7度,南部21.9度。最热的7-8月,平均气温28.0-28.7度,绝对最高气温38.7度;最冷为1月(个别年份为2月),平均气温12.4-13.5度,绝对最底气温为-2.6度。每年1-7月平均气温逐渐上升。11月下旬至2月中旬可能出现霜冻。     世界暖通空调事业的发展概况从美国开利(Carrier)博士1932年发明空调器以来,至今已有60年历史。目前世界暖通空调事业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已进入普及的中期,大多数在普及的初期。在国外如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于该类型写字楼一般采用变风量(VAV)空调系统,它与其他常用集中冷热源舒适性空调系统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区域温度可控制。2)空气过滤等级高,空气品质好。3)部分负荷时风机可变频调速节能运行。4)可变新风比,利用低风节能。而在国内一般采用集中式和半集中式相结合的空调系统,对于大空间利用全空气系统而一般的房间则采用空气水系统。国外现在流行VRV系统,解决空气系统管道占建筑空间的难题,这一系统在国内已在小型建筑中使用。二.主题1.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50019-2003)《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修订版),《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3-2002《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办公室建筑空调设计》2.工程概况(1)地下一层为建筑设备用房,有通风要求,只需要对其进行通风调节就行了, 一般采用换气次数发对其进行计算,从设计手册中得知地下汽车库宜设置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允许的废气标准量计算,且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小于6次,其排风机宜选用变速风机。所以套用公式qv=nVf,式中n是换气次数,Vf是地下车库的体积。对其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每小时的换气量,然后进行设备选型,按风机的功率选择适当的送排风机。并在其基础上配上一定量的管道。管道型号根据Q=AV,式中A是管道面积,V是风速,风速根据引风机的功率进行确定。(2)地上一层为大堂,餐厅,酒店办公室。因为其面积比较大而且人口流动密度大,所以所需要的冷量较大,新风量也比较大,所以对其进行空调系统设计,是应该把该层空调系统设计为全空气系统。首先用空调负荷概算法做简单的计算,参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手册》,取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为230W/m2,所以该层冷负荷值为Q=230x1300=299KW。然后进行气流组织计算,至于该层气流组织的设计,通常有侧送、上送下回、中送等,(3)地上第二层第二层为餐厅包厢,由于是包厢,所以所需的新空气量要求很高,因此应该采用全空气系统,首先用空调负荷概算法做简单的计算,参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的课本,取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为100W/m2,该层冷负荷值110KW。然后进行气流组织计算,至于该层气流组织的设计,该层气流组织的形式定位上送下回,因而风口选用散流器。进行散流器的选型,散流器的布置。布置好散流器后接下来应该进行风管的布置及其管径计算。(4)地上三到五层地上三到五层为酒店标间,房间面积小若采用全空气系统,因为空气收带来的冷量小,所以管道必须很大,这样会占很大一部分的筑面积,不是每一个房间都在使用空调系统,采用半集中式空气水系统可以很好的控制风机盘管的开启状况,没用的可以关掉这样可以节能。根据主、支管上风的流速利用公式Q=AV,A是管道面积,V是风速,来确定面积,在大型建筑中一般采用矩形管道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省建筑面积。(5)地上六到八层 地上六到八层为办公室,办公室而且面积小若采用全空气系统,因为空气收带来的冷量小,所以管道必须很大,这样会占很大一部分的建筑面积,办公室不是每一个都在使用空调系统,采用半集中式空气水系统可以很好的控制风机盘管的开启状况,没用的可以关掉这样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所以这六层应该采用空气—水系统,该同时采用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该六层设计方法,首先用空调负荷概算法做简单的计算,参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的课本,取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为100W/m2,面积为800平方米,Q=80kw,然后进行气流组织计算,采用风机盘管侧送下回,风机盘管应放在进深大一侧墙的正中间的上方,以保证回风有风机盘管下部的回风口进入盘管的回风管从而达到侧送下回的效果。布置好风机盘管后接下来应该进行风管的布置及其管径计算。1. 空调系统(1)根据节能标准选择合适的围护结构材料,进行各功能区域空调负荷的计算;(2)各系统方案的确定;(3)空气处理设备,制冷制热设备的选择计算;(4)气流组织及风系统设计计算;(5)水系统设计计算及水泵选择;(6)空调机房的设计布置。2. 通风系统地下车库的通风设计。设计要求:(1)提供完整的计算书(内容包括中英文摘要,各个系统的具体计算数据,应用的计算公式及其来源,计算过程等),正文不少于3万字。(2)制图要求(1)图纸内容:图纸目录,首页图,主要设备明细表,平面图,剖面图,系统流程图,大样图以及机房布置图。(2)要求:图纸数量不少于7张1号图(或折合成1号图),达到施工图水平。3.其它要求(1)给其它专业提供配套所需的具体数据和要求(如设备用电、用水量,基础平面尺寸,设备重量等)。(2)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字数均要求在4000中文字数以上,同时完成两篇2000个英文字以上的外文文献翻译。 3.设计总结这是一个宾馆的设计,为了能够很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应尽量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尽量的节能,减少环境污染,把最好的效率发挥出来。三.总结对本宾馆设计做下总结,设计不是很完美,但是还是可行的,尽量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地下室采用机械通风,用换气数法。对大堂采用全空气系统,标间采用空气-水系统。尽量的节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参考文献[1]李方园.《变频节能技术在压缩机中的应用》[J].祝雪妹,邵威,朱旭,魏建华.《压缩机的节能控制策略》[J][2]刑子文.螺杆压缩机理论、设计及应用[M]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SIMATICS7-200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手册.[3]王毅.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谢洁飞,金􀀁涛,童水光.直线压缩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4]张金权,畅云峰.直线压缩机的频率特性研究[J].流体机械,2006,34(10):17-19.[5]谢洁飞.动磁式直线压缩机理论与试验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6]冯纯伯,费树岷.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郁永章,刘􀀁勇.特种压缩机(动力、化工及制冷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7]祝雪妹,邵威,朱旭,魏建华.《压缩机的节能控制策略》[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9(2)[8]甘方成,刘百芬,吕福星.《空气压缩机节能分析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J].工矿自动化.2009[9]张金权,畅云峰.直线压缩机的频率特性研究[J].流体机械,2006,34(10):17-19.[10]Heywood,J.B.Internalcombustionenginefundamentals,1988,p.515(McGraw-Hill,NewYork).[11]Kee,R.J.,Rupley,F.M.,andMiller,J.A.CHEMKIN-II:aFORTRANchemicalkineticspackagefortheanalysesofgasphasechemicalkinetics.SandiaReport,SAND89-8009,1989.[12]Kong,S.C.andReitz,R.D.Multidimensionalmodelingofdieselignitionandcombustionusingamultistepkineticsmodel.J.EngngGasTurbinesPower,1993,1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