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提问结题报告

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提问结题报告

ID:47979633

大小:176.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1-18

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提问结题报告_第1页
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提问结题报告_第2页
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提问结题报告_第3页
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提问结题报告_第4页
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提问结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提问结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提问》结题报告徐财平杨青霞王国平陈志华一、为什么做这项研究1.国外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国外有关提问的研究是从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一直延续到当代。从当前已经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外有关课堂提问的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要属心理学家瑞格(Wragg)瑞格对课堂提问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心理学方面来展开的,主要探讨了提问的内涵、原因、类型以及出现的频率等。为了能够更深入了解在教师观念之中的提问概念,其曾经邀请了36名教师,对其展开了全方位的调查,其中需要回答的是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在教师心目中怎样的问题形式才能算是提问?二是,能否给提问下一定义?

2、经过调查研究之后,他认为,教师观念中的提问,只是强调在句子之中是否含有“问题”这一视角来进行考虑,并不是从是否可以引发反应这一角度来考虑的。心理学家瑞格认为,只要是学生感兴趣,并能引发学生的积极的反应与讨论的话,都可以将其归结为一个问题,而关于是否给提问下一个定义之时,这36名教师之间的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概括起来总共可以形成三种观点:一是没有必要更没有办法给提问来下一个定义;二是命令与问题之间还是不同的,所有语尾变化形式的叙述句,只要其具备命令的性质,就不属于问题;三是提问也就是“提问是试图引出言语反应的任何叙述句”。[①]瑞格赞同第三种观点。

3、(1)提问的功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在1912年从实证主义的角度出发来对提问进行研究,在其研究报告中认为,教师每天提出大约395个问题,并且教师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心理学家帕特等人在1967年调查了190个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并问他们关于提问的理由。研究结构发现,大约69%的小学教师认为,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检查理解,来帮助进行知识方面的教学;54%的小学教师认为,提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判断学生的困难;47%的小学教师将提问当作是对事实来进行记忆;仅有10%的小学教师坚持认为,提问是为了更好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在1973年,特纳将相类似的研究加以汇总

4、,并列出了有关提问的1240种功能,分别是:针对某一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谋之一特定的论点;提升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向自己活着是别人提出有关问题;在学生意识中来建构一项任务;检查学生在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将信息能有效传递给在座的小组与个体;给学生同化与反省相关信息提供相应的机会;促进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运算,并且借助此来不断发挥学生思考技巧;强化学生针对组里其他的成员反应与评论;给学生通过讨论来学习不同的观点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在观点与情感方面体现出浓厚兴趣。美国的教学论方面的学者L.H.克拉克与I.S.斯塔尔则坚信课堂提问具

5、有19种功能:检查出某人所不明白的知识;检查出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当作是是训练或者是练习的手段;让学生更好的组织学习方面的材料;帮助学生更好解释学习材料;凸显学习重点;指出知识之间的某些关系,比如说因果方面的关系;找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当作是复习的基本手段;练习表达思想;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的过程;表达意见方面的不一致或者是意见一致;和学生之间构建亲密合作性关系;判断教学;评价教学;引发不专心学生的注意。(2)提问的类别在提问的分类上面,在最早期的心理学家将提问分为两大系统,分别是“开放和关

6、闭”与“记忆和思考”。[②]开放新方面的问题允许较为广泛的回应的范围,这主要包含了认知的基本要求,还包含了移情作用、态度、价值、情感表现。封闭性方面的问题仅有唯一答案或者是最佳答案,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狭窄的范围之内作出选择反应。记忆性方面的问题往往需要学生回忆从前的已经有的信息,这属于教师经常提问的一个类型。与之相反的是,思考性方面的问题需要学生充分运用已经掌握好的信息将来创造新信息。一般情况下来讲,60%之上的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关注对事实记忆。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使用最为广泛的还是提问类型应该是布鲁姆认知分类系统。按照布鲁姆的相关理论,提问

7、可以分成六种类型,分别是记忆、分析、理解、应用、评价、综合等,这一分类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其超越了从前“回忆和思考”的相对两分法,并且也概括性的描述了问题类型的基本层次。在布鲁姆认知分类的系统之上,瑞格按照对教师调查的结果,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模式[③]40:按照认知的水平来分,可以分成五类,一是记忆材料、观察、命名、分类、记忆、朗读已知的定义;二是比较、推论、提供较为简单的解释、叙述、提供已知原理相关例子;三是提供原因、理由、动机或者是假设;四是难题的解决,原因的排序;五是评估论题、个人的工作于价值体系;按照推理、管理与情感来分,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知觉的

8、创造、推测、开放;二是班级、个人与小组的管理,主要包含了学生控制、注意力,检测其是否理解了具体任务,寻找服从;三是鼓励同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