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能 (2).ppt

功和能 (2).ppt

ID:48034131

大小:1.47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1-14

功和能 (2).ppt_第1页
功和能 (2).ppt_第2页
功和能 (2).ppt_第3页
功和能 (2).ppt_第4页
功和能 (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功和能 (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2-知识脉络梳理-3-规律方法导引-4-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天体运动问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例1(2015·山东潍坊高三统考)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从水星与金星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若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金星转过的角度分别为θ1、θ2(均为锐角),则由此条件可求得水星和金星()A.质量之比B.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C.绕太阳运动的动能之比D.受到太阳的引力之比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题述测得在相同时间

2、内水星、金星转过的角度分别为θ1、θ2,可得二者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再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二者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即二者到太阳的距离之比,选项B正确。答案解析关闭B-5-思维导引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6-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7-思维导引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8-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9-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10-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11-思

3、维导引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12-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13-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14-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15-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16-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17-思维导引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18-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19-拓展训练3(2015·全国理综Ⅱ)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

4、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m/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A.西偏北方向,1.9×103m/sB.东偏南方向,1.9×103m/sC.西偏北方向,2.7×103m/sD.东偏南方向,2.7×103m/s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命题热点一命题热点二命题热点三-20-1.(2015·

5、北京理综)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A.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12345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21-12345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22-3.(多选)人类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

6、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关于这颗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三个轨道运动的周期关系是T1

7、可以说是“隐居”着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知()A.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B.这颗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等C.这颗行星的质量等于地球的质量D.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12345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24-5.(多选)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二号卫星系统是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此系统由中轨道、高轨道和同步轨道卫星等组成。现在中国正在服役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的三颗卫星都定位在距地面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而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由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

8、星距地面的高度均为20000k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美国所有GPS的卫星所受向心力大小均相等B.美国所有GPS的卫星比北斗一号的卫星线速度大C.北斗二号中的中轨道卫星的加速度一定大于高轨道卫星的加速度D.北斗一号系统中的三颗卫星向心加速度比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小12345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25-怎样得高分-26-怎样得高分-27-思维流程怎样得高分-28-以题说法本题以“我国探月工程”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天体运动规律、人造卫星问题的理解与应用。(1)理解“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