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疗法.ppt

氧气吸入疗法.ppt

ID:48064887

大小:6.46 MB

页数:55页

时间:2020-01-13

氧气吸入疗法.ppt_第1页
氧气吸入疗法.ppt_第2页
氧气吸入疗法.ppt_第3页
氧气吸入疗法.ppt_第4页
氧气吸入疗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氧气吸入疗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氧气吸入疗法昌纯英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含量(CaO2)氧气吸入疗法吸入氧气纠正缺氧【定义】缺氧分类和氧疗作用1.低张性缺氧:吸入气体氧中氧分压过低、肺通气障碍、V血分流入A引起。PaO2↓CaO2↓。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心病。氧疗效果最好。2.血液性缺氧:Hb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见于贫血、CO中毒等3.循环性缺氧:组织血流量↓。见于休克、心衰4.组织性缺氧:组织利用氧异常。见于氰化物中毒。缺氧程度的判断程度呼吸困难紫绀神志轻度中度重度(1)临床表现:不明显明显严重、三凹征明显轻明显显著清楚正常或烦躁不安昏迷或半昏迷缺氧程度的判断>12.0>9.3>6.66

2、.67~9.34.0~6.674.0以下(2)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kPa)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氧饱和度(%)程度轻度中度重度>8060-80〈60氧疗种类1.低浓度氧疗:﹤40%。用于低氧血症伴CO2潴留。一般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2.中浓度氧疗:40%~60%。用于明显通气/灌注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3.高浓度氧疗:﹥60%。用于单纯缺氧、无CO2潴留。4.高压氧疗:特制的加压舱内。用于CO中毒。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氧疗技术的要求:正确有效安全作业供氧设备及用物给氧操作程序评估患者调节流量注意事项供氧设备1、氧气筒

3、和氧气表装置2、中心供氧装置3、氧气枕供氧设备4、高压氧舱吸氧器具1头罩鼻塞吸氧器具2鼻套管鼻导管面罩辅助用物返回【操作程序】1.评估患者病情年龄缺氧程度治疗情况鼻腔状况心理反应合作程度2.计划(2)环境准备供氧设备吸氧器具辅助用物安全、无火源安静、整洁(1)用物准备整洁、安静安全、无火源环境准备3.实施给氧方法鼻导管法鼻套管法鼻塞法面罩法漏斗法氧气帐法头罩法高压氧疗法双侧1.鼻导管法2.鼻塞法3.面罩法口鼻处1-3cm4.漏斗法(口罩法)5.头罩法6.氧气帐法4.高压氧舱7.高压氧舱应先调节流量再插管根据病情、年龄、缺氧程度调节蘸水润滑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长装表核对解释清洁鼻

4、腔连接鼻导管调节流量润管插管固定与记录整理与观察换卡、吹尘装表、接瓶、检查记录用氧开始时间、氧流量并签名—鼻导管法流程停用氧解释拔管放余气整理与记录先拔管再关开关先关总开关关流量开关记录停氧时间并签名记录记录卡姓名张灵性别男年龄42岁病区呼吸内科床号18住院号1778单侧鼻导管给氧法如何记录开始吸氧停止吸氧日期时间流量签名日期时间签名4-1914:303L/min李丽分离鼻导管调节流量连接鼻导管记录记录卡姓名张灵性别男年龄42岁病区呼吸内科床号18住院号1778单侧鼻导管给氧法如何中途调节流量开始吸氧停止吸氧日期时间流量签名日期时间签名4-1914:302L/min李丽18:304L/

5、min刘芳拔鼻导管↓关闭氧气↓及时记录记录卡姓名张灵性别男年龄42岁病区呼吸内科床号18住院号1778单侧鼻导管给氧法如何停氧开始吸氧停止吸氧日期时间流量签名日期时间签名4-1914:302L/min李丽18:304L/min刘芳4-2509:00李丽卸表法检查确认已关好总开关,放完余气卸表先用扳手将螺帽旋松,再用手将表卸下消毒湿化瓶和橡胶管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换卡取下“四防”卡,换上“满”或“空”卡4.评价(1)患者缺氧症状得到改善。(2)护士操作规范,保证用氧安全。(3)护患之间沟通有效,患者能有效配合并获得安全用氧知识。要求换卡、吹尘取下“满”卡挂上“四防”卡吹尘:开总开关关总开关装

6、表:手旋—使表稍向后倾接瓶:上湿化瓶,连接橡胶管检查:开总开关开流量开关关流量开关备用装表、接瓶、检查扳手旋—使表呈直立位手旋扳手旋装表管道化装置装表接瓶、检查流程调节流量根据病情、年龄、缺氧程度调节无二氧化碳潴留者: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小儿1~2L/min二氧化碳潴留者: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一般1~2L/min)流程要求润管插管返回固定记录返回调节流量根据病情、年龄、缺氧程度调节无二氧化碳潴留者: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小儿1~2L/min二氧化碳潴留者: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7、(一般1~2L/min)要求【注意事项】1.做好“四防”使用氧气前,应先调节好氧流量再插鼻导管吸氧。停用氧气前,应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氧流量时,应先分离鼻导管,调节好流量后再连接。3.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2.遵守操作规程当压力表指针降至0.50Mpa(5kg/cm2)时,即不可再用。4.密切观察氧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每班更换鼻导管,双侧鼻腔交替插管。6.挂标志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分别挂上“满”或“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