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pdf

论文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pdf

ID:48089905

大小:96.72 KB

页数:1页

时间:2019-11-26

论文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论文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主体间性与教学中的“对话”一、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过程,师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是现代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让教师和学生同时发挥主体意识,当教师主体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发挥作用时,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反映出主体与主体间的相互尊重、理解、融合的关系。那么学生与教师之间构成的则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1)师生在“主体

2、间性”关系中,共享中相互促进发展,保持共识,容忍差别。它消除了自我中心意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就是对以往迷恋于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教育的纠偏,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教育的本真。因此,主体间性之于教育是对本真的一种追溯,是教育本性的要求,具有本体意义。”(2)二、主体间性与对话克林伯认为,教学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对话过程。所以对话是主体间性教育的一个主要方式。这样的“对话”不再是由教师说了算,学生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倾听,不强迫学生与自己达成一致意见。要让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能够发表对问题的独特看法。“概言之,就是”通过对话、为了对话”

3、。对话不仅体现了教学的本质,也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生存状态,而它最后的落脚点应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体现在师生日常的课堂交往中。”(3)主体间性的教学对话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这是一种“沟通性”的对话教学,而非传统独白式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搭建平等、民主的对话平台,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路时间,在备课时要设置有价值的话题,并且引导学生到对话主体上,不要游离话题,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对话教学。二、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合作探究”成为“对话”的重要教育环节。还有讨论、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因素也要被重视。在教育见习中,如

4、《春酒》这堂课中,品味细节这一环节,就是通过主体间“对话”完成。教师先让回忆并说出起学过的有细节描写的课文《背影》《芦花荡》,教师自己说出了《阿长与山海经》等课文,从而温故旧的知识。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找出课文中细节描写,学生发言时候,教师也适时进行表扬、点评,进行师生平等对话。再如《果园机器人》这堂课中,老师在分析课文前,总是问大家说你们看完文中这段话,要提醒老师或者提醒大家什么呢?你们觉得有哪些内容老师需要讲?然后学生就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全班一起探讨解决问题,教师则作为伙伴参与其中点拨、引导。语文教学中活生生的对话,就是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主体来看待,而不是一个接受知识

5、的容器,师生双方都以活动的主题参与到这一生命建构的过程中来。三、主体间性教育的反思目前能否建构主体间性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事实上,主体间性教育大部分还停留在理论上,很少教师能够真正运用到实践中。面对新课程改革,主体性的尊重与重建还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但无论如何,教育都应从主体性转化为主体间性,教育应该走向人文关怀,关注学生这样的个体,关注教育生活,重新构建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还教育一个本真的面貌。(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116页。(2)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2006,(01)(3)田志超,刘巍,何磊.“主体间性”教育与对话教学[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