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仰结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pdf

基于信仰结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pdf

ID:48126341

大小:82.0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7

基于信仰结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pdf_第1页
基于信仰结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基于信仰结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哲学147基于信仰结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马永忠(陇东学院组织部,甘肃庆阳745000)提要:信仰是人们把握人生最高境界和社会最高理想的自我超越,它具有一种二级超越结构。本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结构体系的中介,探索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基点。关键词:信仰;二级超越结构;中介;重建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07)04-0147-02一、信仰的意义及其结构打开任何一个信仰系统,莫说它必然蕴含着诸如人生、命运、个(一)信仰的意义人、社会、现实、理想等一些

2、较为“具体”的内容,至少它也蕴含信仰是主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最高价值的自我意着关于特定社会之经济、文化、人三大领域或三大发展维度的识,是对具有最高价值的对象高度信服、景仰、向往、追求,并以基本思想观念。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思想倾向,是主二、马克思主义是理性的科学的信仰体对终极价值的追求。信仰既表现了主体对最高价值的追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也有信仰的一般特征。其一,也表现了主体对真、善、美的追求,向往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它具有某种“终极”目标的意蕴。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人盼与憧

3、憬。这就是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而追求最高价值,正是作为社会的人的开始,而在此之前的人从总体上讲还没有摆脱主体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信仰是既“信”之,又“仰”之,是一动物式的生活方式。同时,共产主义作为人生的精神追求目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行为的最终统帅。标,无疑也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其二,马克思主义信仰虽然正是由于信仰的超越性,信仰才从变化无穷的世间万象和来源于对现实的科学批判和对未来的科学把握,是科学理性的人类意识中作为某种稳定的、持久的意志被抽象出来,指向未产物,但也含有超验的性质。它作为人们对理想

4、社会的希冀和来,并在历史的延绵中与世推移,不断地通过对自身加以调整,自己人生的寄托,必然带有情感的因素。与其他信仰一样,它长期地适应岁月的变迁,成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指南针。从这是人们对不朽人生的一种断然确信。其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具个意义上讲,我们赞成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所说的,没有信仰,有无限的导向性。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的社会运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动。然而,这个运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个人短暂的人生国土。在人类不断地追求和创造价值的历史活动中,信仰作为而言,它就是一

5、个超越有限人生的无限过程。真正信仰共产主一种理性化的形式,是人生的“主心骨”,是人的社会存在和价义的人,并不祈望今生今世就会看到共产主义的实现,而是把值实践的思想反映,反过来驱动和引导着人的价值实践,具有共产主义视为自己人生追求永恒的目标。巨大的能动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信仰,具有自身固信仰,可以分为两个不同层次:一是微观的人生层面,二是有的特点:宏观的社会层面。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第一,马克思主义将个人生命的不朽奠定在历史发展的无信仰,才有可能真正完全彻底地忠诚于党、国家、

6、人民和我们伟限性上。个人的生命从经验的意义上看,的确是极为有限的,大的中华民族。追求不朽只是一种奢望,然而,从超验的层面上看,人的生命是(二)信仰的结构可以达到不朽境界的。个人在历史的发展中为社会进步做出信仰的本质是人们在知识的基础上用以把握和持有人生自己应有的贡献,其有限的生命活动本身就蕴涵着无限与不最高境界和社会最高理想的自我超越(科学信仰)。这种超越朽,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解放进程中就永远渗透其生命的过程不同于一般的超越,“它是一种二级超越结构,即先由‘原发之中。点’向‘一般超越目标’超越,再在此基础上向‘

7、终极超越目标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实现不朽的基本方式是投身超越’。可以把这种二级超越理解为‘立足于现实的终极关于人类的解放事业。个人不朽的实现归根到底不是一种观念怀’。构成这种二级超越结构必然有三个环节:原发点、一般超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生的意义在于实践,人生的越目标、终极超越目标;两个过程:原发点———一般超越目标、价值也在实践中才得以体现。而投身于人类解放事业的实践一般超越目标———终极超越目标。前者可称为‘一级超越过是个人最崇高、最有价值的实践。个人只有汇入人类进步的洪程’,后者可称为‘二级

8、超越过程’。任何一个完整的信仰,必流,其生命之水才可以永不干枯,否则,人生的意义就有可能被[1]须具备完整的二级超越结构”。人类进步的洪流所淹没。信仰作为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现实生活在人的精第三,在学习中信仰,学习成为信仰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神意识中的内化。它蕴含着丰厚的社会文化内容。一般地说,主义的信仰是汇集人类一切优秀成果的精神追求。所以,马克148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