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麻纤维染色工艺研究文献综述

汉麻纤维染色工艺研究文献综述

ID:481405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9

汉麻纤维染色工艺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汉麻纤维染色工艺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汉麻纤维染色工艺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汉麻纤维染色工艺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汉麻纤维染色工艺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麻纤维染色工艺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汉麻纤维染色工艺研究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天然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对其研究也不断地深入。汉麻作为天然纤维中的一种,由于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气、天然的抗菌保健功能、卓越的抗紫外辐射、耐高温性能等优点,近几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者将各种新工艺应用于汉麻纤维的处理,比如汉麻含胶量较大,脱胶工艺没有过关,长期以来只停留在制绳,通过汉麻脱胶科技攻关,汉麻纤维才被纺织工业所利用,大大提高了汉麻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粗糙的汉麻工艺纤维变成一种全新的舒适性纤维,使汉麻纤维应用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拓展[1]。汉麻纤维:汉麻,又名线

2、麻、寒麻、火麻等,起源于中国,是人类最早用于织物的天然纤维,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美誉,其种植历史至少有8000多年。汉麻需经过脱胶才能制成汉麻纤维,其纤维素含量明显低于苎麻和亚麻,木质素、果胶和半纤维素的含量则较高,这给汉麻的纺纱和染色加工带来很大困难[2]。汉麻纤维在麻类纤维中比较细、短,不能采用传统工艺纺纱,需要采用特种纺纱工艺。大麻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高于苎麻和亚麻,横截面有多种不规则形状且较为复杂,呈现中空,中间孔隙较大,约占横截面积的1/2~1/3,纤维胞壁具有裂纹与小孔。汉麻纤维的纵向较平直,有横节和许多裂纹、小孔,并通过毛细管道与中腔连

3、通,使织物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气性能。纤维染色:纺织材料用染浴处理,使染料和纤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结合,或在纤维上生成不溶性有色物质的工艺过程[3]。染料应在纤维上有一定的耐水洗、晒、摩擦等性能,这种性能称为染色牢度。染色分浸染法和轧染法两种。我国麻纺织业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竞争性行业,具有丰富的麻类纤维资源,但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对汉麻的利用集中在纱、布等中间产品为主,对汉麻的研究有汉麻与锦纶、棉混纺纱的性能,汉麻扎染面料的开发,汉麻纤维的形态结构,汉麻纱线的拉伸性能与条干均匀度,汉麻织物结构与性能,尿素、壳聚糖-柠檬酸对汉麻染色性能的影响等,而有关汉麻纤维染色

4、工艺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通过分析汉麻纤维的结构,表面结构及内部构造,总结其理化性能,确定汉麻纤维的染色模型及染色配方,然后采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分别对汉麻纤维进行染色,最后综合比较各种染色工艺及方法,选出最佳的染色工艺配方。二、主题汉麻又名大麻,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纺织纤维原料之一。然而,由于大麻中含有四氢大麻酚(THC),被用来制造兴奋剂和毒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种植大麻受到国际禁毒组织的强烈反对[4]。近30年来,全球纺织纤维原料的需求激增。由于棉花产量增长受到田地面积局限,羊毛产量也连续20年萎缩,蚕丝产量虽有稳升却仅占纺织纤维总量的0.21%

5、,合成纤维又受到石油属于无法再生资源的影响,于是大麻纤维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世界上先后培育出近30个品种,其四氢大麻酚含量由一般高毒品种的5%~17%降到0.3%以下,失去了毒品吸食或提取的效益,这些品种也不再属于毒品禁止种植的范围。为了避免毒品大麻引起的混淆和误解,中国将低毒或无毒大麻称为汉麻。汉麻全身是宝,汉麻的韧皮用于纺织,杆芯用于研磨生产木粉、制造活性炭和造纸,麻叶、麻花、麻根可以提取药物,麻籽除了提取相当于深海鱼油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外,油渣可制取生物柴油[5]。其中,汉麻纤维与其他麻类纤维一样具有吸湿透气性;比重却比苎麻亚麻轻;其

6、纤维顶端呈钝圆形,因此其纺织品更加柔软舒适,粗糙感和刺痒感较轻;汉麻纤维还具有天然的抗菌性,抗静电性能和防紫外线效果良好,细度与棉接近[6]。因此,近年来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汉麻纤维开始成为服装、家纺产品、产业用纺织品的主要生产原料。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一)大麻纤维的性能研究与产品开发山西绿洲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的张金燕介绍了大麻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重点探讨了大麻新型脱胶技术、新的大麻纺纱技术、新的大麻面料设计和新的大麻面料染色后整理技术,提出了提高大麻产品开发水平的措施和对策[7]。(二)汉麻纤维的结构性能与加工技术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的

7、张建春,张华采用扫描电镜、X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仪等多种现代测试仪器和方法,对汉麻纤维的形态结构、分子结构、化学组成、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汉麻纤维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抗菌性能、防紫外性能、吸附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机理探讨。在结构性能分析的基础上,还对所研究的汉麻纤维脱除木质素和果胶质的新工艺进行了介绍[8]。(三)汉(大)麻与其它纤维素纤维染色性能研究西安工程大学和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的王杰,张华在汉麻纤维化学组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温活性染料,对多种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组成成分对汉麻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8、,比较了汉麻纤维与其它纤维素纤维的上染百分率和上染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